高达制作流程-怎么制造一台高达电脑系统
1.如何配置一台好的组装台式电脑,电脑硬件选购技巧
2.DIY电脑配置
3.世界上第一台微型计算机是多少位的计算机?
4.超级计算机的发展历史
5.世界上的第一台电脑是什么样的?
如何配置一台好的组装台式电脑,电脑硬件选购技巧
买组装电脑要看哪些配置
首先,明确用途,根据用途决定配置性能;
其次,不要卡著基本配置来配,随着更新会变卡的。
然后再看配件:
处理器——电脑的基础,一定要够用,性能要有余,否则绝对会卡。
主板——根据处理器的插槽、硬盘显卡外设的要求来选,主要是接口要够用。
显卡——根据用途来定,要求性能就选D5显存的中高档显卡,不要求性能可以不要独显。
性能主要看上面3个,内存够用就行。
内存——4G起步,游戏至少8G,大型游戏和工作站16G起步
硬盘——有条件当然是固态盘更快,机械盘当仓库划算。
电源——不建议卡著功率配,大一点不仅防虚标,电源散热噪声也小。
组装电脑如何选择配置?
入门游戏主机一:
CPU:Intel 酷睿 i3 4160
推荐理由:Intel 酷睿 i3 4160是第四代处理器,用全新Haswell构架,主频达到了3.6GHz,拥有双核心四线程,内置HD4400集成显卡,办公游刃有余。
显卡:技嘉GV-N730D5-2GI
推荐理由:技嘉GV-N730D5-2GI显卡基于28nm制造工艺的GeForce GT730芯片,搭载64bit位宽2048MB显存,一般上网看**玩LOL穿越火线之类是完全能够满足的。
内存:金士顿4G/16000 DDR3
推荐理由:金士顿这牌子也不消多说,全球内存市场拥有很高的市场占有率,世界上首根独立内存模组就出自金士顿之手。
硬盘:金胜维 翔龙 128G SSD
推荐理由:SSD固态硬盘对比传统HHD机械硬盘具有:读取性能佳、超强抗震、低功耗待机、运转无噪音、发热较少等优点;同样缺点很明显,容量稍小。不过这都不是事儿,再加一块机械硬盘即可。
主板:华擎H81M-VG4全固态主板
推荐理由:全固态电容设计,功能和稳定性方面非常出色,扩充性非常不错,各种接口一应具备。
评价:既能解决平时上网看**普通办公,又能胜任LOL,DNF,穿越火线等游戏,2000元以下这款主机是个不错的选择。
入门游戏主机二:
CPU: Intel 酷睿 i5-4590
推荐理由:用全新Haswell构架,主频默认3.3GHz,最大睿频3.7GHz,四核心四线程,整体性能较上一代提升了10%。
显卡:技嘉GV-N7500C-2GD5
推荐理由:核心频率高达1059MHz,搭载128bit位宽2G显存,剑灵五档那是妥妥的。支持4K分辨率,显存功耗60W,低功耗带来了低温,延长显卡寿命的同时又节省了一笔电费开支。
内存:金士顿 4G/1600 DDR3
推荐理由:金士顿这牌子也不消多说,全球内存市场拥有很高的市场占有率,世界上首根独立内存模组就出自金士顿之手。
硬盘:金胜维 SSD 128G
推荐理由:SSD固态硬盘对比传统HHD机械硬盘具有:读取性能佳、超强抗震、低功耗待机、运转无噪音、发热较少等优点;同样缺点很明显,容量稍小。不过这都不是事儿,再加一块机械硬盘即可。
主板:技嘉GA-B85M-D2V
推荐理由:用Intel B85芯片组,基于22nm制造工艺,支持双通道技术,全固态电容设计,稳定有保障。
评价:与上面的配置相比,显卡升级为128bit位宽2G显存的技嘉GV-N7500C-2GD5,CPU升级为i5-4590,处理能力更为出色。游戏方面较前者可以更加任性,2899元的价格也是非常实惠。
主流游戏主机一:
CPU: Intel 酷睿 i5-4590
推荐理由:主频默认3.3GHz,最大睿频3.7GHz,四核心四线程,整体性能较上一代提升了10%。
显卡:技嘉GV-N660WF2-2G
推荐理由:最大核心频率达到1046MHz,搭载192bit位宽2G显存,主流级游戏显卡首选。
内存:金士顿 4G/1600 DDR3
推荐理由:内存品牌首选,稳定耐用。
硬盘:金泰克 SSD 120G
推荐理由:11秒开机,三倍速度提升,零噪音,稳定性更强,开机读条快人一步。
主板:技嘉B85M-D2V
推荐理由:一线技嘉B85高规格主板,支持双通道技术,拥有两个USB3.0接口,两个USB2.0接口,一个VGA接口,一个DVI-D接口,充分满足各种传输需求。
评价:i5-4590搭配中端显卡GTX660,一般主流游戏不在话下,技嘉B85M主板稳定耐......
自己组装电脑主机,应该怎么选配置,
你好
看你用来干什么 预算多少
如何挑选好配置组装家用电脑?
对硬件和牌子做一下介绍~ 最好自己去写 别人给的单子不是很可靠 CPU,中央处理器,电脑的核心硬件,相当于人的大脑,数据基本都由他来处理 AMD 比较便宜 大多用户都用AMD的 性价比上完全没问题 目前好的几款50+和54+吧 个人比较推荐50+ 主频高 价格低 INTEL 如果你有钱 就买IN 好机子都是用IN的 目前7200实在很强悍 大概散的750左右 有钱可以考虑下 主板,就像人体的躯干,由他负责把各个硬件连接起来 IN可以买P35 P43这些 AMD可以考虑下770 集成就是790最好了 有钱的话 建议下 华硕1200以上的板子可以买 如果预算有限 技嘉 做的比较稳当 就是价钱还是有点高 MSI的也不错 大众化的 昂达 映泰 捷波这些一般都是网吧用的比较多 优点 耐用 好超频 家用 超磐手 富士康 都还不错 这里也就说下 七彩虹 昂达这些就算了 这里介绍下同德 比较昂达的主板都是同德做的 同德就是国产里最为强悍的 很多显卡啊 主板他们都插手 做工很差 也有不错的 但是建议不买同德货 选内存 金士顿 首选 如果你认识卖电脑的朋友 让他给你搞个真的 威刚 有两种万紫和红龙 红龙带个散热片 超频玩家用 一般用个万紫就成 目前主流都是800的 667的比800的还要贵 个人比较喜欢宇瞻和金邦 这里说一下 比较流行的 比如威刚红龙 宇瞻黑豹 金邦黑龙 都是比较牛B的 然后显卡~ 目前A卡的优势比较大 便宜的3850 五百左右 性能十分强悍 高端一点的3870 不建议买 4850价格马上也就下来了 还是等等买4850吧 N卡嘛 什么8600GT这些就别考虑了 这样都是压箱货 便宜一点的 MSI的有一款十分有性价比 9600GSO 做工差了点 性能绝对在这个价位上无敌的 高端一点的 就买A卡吧 N卡的9600GT和9800GT都不是很好 而且GTX260目前还真不如4870 GTX280又太贵 还是别考虑了 七彩虹 翔升等一些垃圾就别考虑了 A卡买迪兰 蓝宝 N卡买XFX MSI 最差也要买影驰 七彩虹千万别买 过保坏 硬盘的话 如果你不最求静音 日立是你首选 最便宜了 声音比你想象中可怕 希捷 硬盘我觉得最好的 可垂直记录 西部数据 一般 速度还可以 声音也不算大 容量上 目前都买320G了 就比250G贵几十块钱 500G的也很有性价比 32M的缓存 光存储的话~ 先锋 做光驱很正 LG也不错 读碟还成 明基 盗版碟的最佳朋友 索尼 样子真TMD好看 这些就随便了 反正都差不多 显示器的话 三星 这么多年都不倒 一定有他的非凡之处 明基 一般 我不喜欢这个牌子 飞利浦 价格比国内的高一点点 主要就是卖牌子了 样子还不好 优派 样子很独特 很好看 色彩上很突出 灰阶做的一般 价位上 19寸目前已经是最便宜的价格了 比如三星的T190 好看 绝对好看 就是有点贵 你要买AOC的也可以 首先要包点 AOC的色点和坏点率极高 电源 航嘉 还行了 一般都能上巅峰指 长城 一般的电源 一般的价格 总和起来 真还不错 TT 绝对的高电压 一般都是400W 超频玩家首选 个人比较喜欢 全汉 台达 海韵等 价格上有便宜的 有贵的 航嘉等电源都做的中规中距 都是靠广告 没意思 机箱也不是就不重要 别人都是机箱很重要怎么样的 我觉得 很重要 家用嘛 一般的就成了 买机子的时候 直接看那个好看 共振做的好一点就成 花个120左右就成 你说散热? 你身为一名DIY玩家 自己改下嘛 ......
买组装电脑应该看哪些配置?
3大件很重要
内存,大同小异,买个普通品牌的4G以上就好
CPU,根据你的需求买,不要太贵,也不要太便宜
目前玩游戏CPU不是颈瓶 ,随便一个双核都能玩市面上的大部分游戏了,
个人建议买400左右的CPU最适合
硬盘:硬盘是目前整台电脑的颈瓶,钱多买固态的,钱少买普通的,
只要记得一点,目前500G以下的硬盘功是翻新的,没有例外
显卡,这个是买组装电脑选购的关键之一,看你的需求买
看参数,看牌子,看芯片,因为基本菜鸟买电脑,JS都从这个下手
大部分菜鸟都会问,我要买多少多少G的显卡,人家一听就知道你的水平
其实多种数据证明,主要显存512M以上基本足够的,,显存再提高,
整体性能提升并不大,8%不到,只是你显存大的时候比较适合大屏显示器的需求
芯片才是最高要的,CPU有芯片,显卡也有GPU
其次还有个主板 这个也没什么好说的,根据你实际情况买吧
电脑爱好者会选择大板,超频性能突出,接口多,
不是爱好者,个人觉得选择小板比较适合,放置独立显卡坏的时候还能用
不过现在有APU了,这些都是浮云,,,尽量往一线品牌买吧,如不差那么
100元的话
电源:这个也是重点之一,,也是JS下狠手之一,就是JS往往的利润来源处
杂牌的尽量不要,主流牌子(航嘉、长城)的也堤防下吧,没错,就这两个牌子
中国地区最好卖的,但是货,仿货也最多的 ,没熟人跟随的话,建议不要选择这些牌子
情愿选择一些没那么热门的性能有不差的,价格还是很适中的康舒、安钛克等等
机箱:这个说白了就个外形,不过也是JS的利润之一哦,
想方便就用小机箱,别的话,只有看外型,看钢板的厚度,看牌子了
鼠标电源:杂牌到处漫天飞,双飞燕,微软,罗技货到处可见
还不如淘宝随便淘一套30-60之间有漂亮又好看的呢。
显示器:看牌子吧,,看价格吧,无点无线的靓货。根据需求买
这个没啥好说的
选组装电脑每个配件怎么选?
到这里看看:
hard.zol/diy/
电脑市场的行情随时随地都会发生变化,笔者发现这种变化不仅是由电脑厂家的物流管理不当造成的,还与该型产品供货渠道的区域性和渠道性有关系。但归根结底,这种变化最根本的原因是IT科技的高速发展带动了厂家研发新产品速度的加快,从而导致各型产品的更新换代速度也相应的加快,为了销售出制成品,厂家会在适当的时候调价,商家也会在旺季的时候进行促销,这样最终导致了电脑配件价格的多变。
CPU
做为电脑配件上更新速度最快的部件,CPU中低端市场上产品有:赛扬系列,毒龙系列,雷鸟系列等,这中间最低的工作频率都迈上了1G以上(低于1G的产品就不用考虑购买了)而在高端市场上,做为Intel主打产品P4,同时也是CPU工作频率的“领头羊”。其最新款用northwood核心,目前频率以达到了3.6G甚至更高,不过还未向市场推广:(目前面世的最快频率为2.4G。单从这点可以看出来,Intel在频率已经远远的把AMD的XP处理器甩在了后面。不过,就目前市场上的P4(1.6G~2.4G)来说,AMD XP(1500+~2100+)还是挺具有性价比优势的,因为频率并不能说明一切。XP1500以上的系列产品由于价格优势和性能优势仍得到了不少消费者的亲睐。但随着478针赛扬的出现,使AMD旗下的各产品对消费者的吸引减淡。AMD就会重新祭起价格战的法宝,并在价格战的同时推出他们的新一代处理器。同时,一再困扰AMD产品的巨热量问题相信也会在新产品中得到改观。所以,随着时间的推移,技术的进步,CPU的价格必定会随着新品的推出和厂商的市场行为而更加接近广大普通的消费者群体。因此,笔者建议大家把钱捏在手心上,看准时间出手,可省好几百块银子呢。同时提醒大家注意,在盛夏之末的七,八月份,CPU市场必定会由于厂家的几次大幅度调价而显的更风起云涌,商家也会在以本伤人的价格战中来取悦消费者,呵呵。
主板
从主板市场上赚取利润的厂商很多,由此,主板竞争的激烈程度导致了主板市场上也出现了众多的国内外品牌。用同种芯片的不同品牌的主板,据权威机构的测试,其性能差距也不会超过5%,但反映在价格上差距就有数百块银子了。从现在市场大环境看来,P4处理器和DDR内存组成的系统平台铁定成为装机市场的主流,尤其甚得家用电脑市场的青睐。因此,市场的宠儿便是支持P4和DDR的845D以及现在最流行的,新出的845G/E之类的主板。除此外,对于具备特殊功能的主板也会抢到个好彩头,如用了三相或四相电源设计,支持USB2.0规范,ATA133功能,钥匙开机,蓝牙技术的主板。放眼未来,笔者相信,主板市场会大洗牌,而在洗牌中,最终的获益者,将是我们消费者。因为不管是厂商还是经销商,他们都会不择手段的争取今夏电脑市场黄金季节。但笔者仍要提醒打算最近购机的消费者,建议去该地区的一级代理商那购买主板,同时注意检查保证和核对防伪的ID编码(在主板包装盒,说明书主板上各贴有一张10位数的条型编码,必须一致,不一致则大部份为水货)
内存
近期的内存市场不太平啊!节后价格暴胀,而后由于美光和现代的合并谈迸,导致内存价格暴跌,达到了150元以下甚至更低。但这对于我等购机的朋友来说真是一个莫大的好消息:)然而商家却是高兴不起来......
电脑组装怎样配置是最好或最合理的?
配电脑配置需要的东西很多!
一,多选择大品牌硬件!比如U的INTEL和AMD,你不可能选别的U吧(还有别的U的),主板能买就买技嘉,华硕和微星的!硬盘买西数和希捷(日立的垃圾),这些就是选择品牌!
二,注意硬件的兼容!比如INTEL的U要搭配的是INTEL的板,你别搞个E5200搭配个770的主板,那就用不上了!又或者有的主板没有IDE接口,你从别人那里搞了个IDE接口的硬盘,又作废了!
三,学会购买低价物美的硬件!多上网或者多去电脑店转转!问问价格,问问有没有货!比如显卡里的,耕升 9600GSO 大乔版,这款显卡比及9800GT的显卡,但是价格和所有的9600GSO价格一样!网上称火星卡,说不定你那有货,你就赚了!类似这样的,你要多去学习和发现!
四,考虑硬件的实用性!要学会更多的电脑方面知识,了解如何搭配才是最好!学会了上面三样,你还要学会计算被很多人忽略的一方面知识:FSB!也就是前端总线频率!要想让电脑运行的更好,FSB是不可被忽略的地方!也是硬件搭配所需的地方!要学习你就要上网多注意了,FSB是专门针对INTEL的CPU的,而AMD的,则是HT技术!
以上四点,是本人学习半年来的经验,都是手打的,不给最佳你对不起我啦!
组装电脑应该选哪几个配置好一点的,要怎么配?
选组装电脑,注意如下几部分:
1,看价格。根据自己的预算价格,选择适合该价格的电脑。注意不要以过高的价格买到配置过低的电脑;
2,看性能。根据自己需要的电脑性能,以合理的价格购买。注意不要以过高的价格买到配置过低的电脑。
电脑的配置如下。
主机部分:
1,CPU。计算机的心脏,负责运算。核心数越多,性能越好;
2,显卡、电脑的显示核心,用于处理图像数据。如果是游戏玩家或者图形工作者,需要独立显卡。如果进用来上网,可以不购买独立显卡;
3,内存。用于CPU和硬盘交换数据,进行临时存储。内存月到,性能越好;
4,硬盘。计算机的所有文件均存储到此。硬盘月到,存储的文件越多;
5,主板。计算机的各部件安插在主板上协同工作;
6,电源。给各部件供电;
7,机箱。用于保护机箱内部的所有部件。
外设部分:
1,显示器。用于显示电脑的图像;
2,键盘鼠标。用于操作电脑;
4,音响。用于输出声音;
5,摄像头。用于摄像、、拍照等;
6,话筒。用于输入声音、语音聊天等。
自己组装电脑各配置零件的牌子怎么选择?
CPU方面,中低端明显AMD优势明显,240完胜E5300,三核710完胜Q8200和E7400,四核945完胜E8400!高端Intel优势明显,毕术能力摆在那里,i7平台强过AMD旗舰四核965!总结,1500元以下CPU建议AMD,高端用Intel I7!
主板方面,1500元以下不要考虑华硕了,做工一般,缩水厉害!微星也没什么特色,就外观好看!一线推荐技嘉,俗称“堆料王”,用料豪华,技术也很出色!中低端可以考虑华擎,以前是华硕的子名牌,现在独立出来了,中低端做工不错!超频的话,要选择DFI(钻石),超频能力相当出色。
内存方面,虽然DDR3是趋势,但是除了I7平台,主流平台都DDR2和DDR3的性能差不多!但是DDR3平台普遍比DDR2贵200-300元!如果要超频的话,要用DDR2 1066(PC8500),牌子尽量用欧美的,研发实力不是国内品牌能比的!推荐OCZ、GSKILL、海盗船!普通内存都差不多的,金士顿、宇瞻、威刚等都可以!
显卡的话,N卡主要选择AIC(N卡核心厂商),首选索泰,综合品质出色,做工出色、免费质保三年!A卡主要选择AIB(A卡核心厂商),迪兰和蓝宝!
硬盘的话,一般就希捷和西部数据!希捷受制于11代“固件门”影响,市场占有率已经失去很多了!但是希捷12代品质还是不错的!性能普遍
买配件自己组装电脑,怎么选择机箱
组装电脑也称兼容机或DIY电脑。
即根据个性需要,选择电脑所需要的兼容配件,然后把各种互不冲突的配件安装在一起,就成了一台组装电脑。组装电脑的配件一般有:CPU、主板、内存、硬盘、光驱、显示器、机箱、电源、显卡、键盘和鼠标。组装电脑的配件和笔记本电脑的不一样,一般台式电脑比笔记本电脑的要大一些。一定弄清楚自己是拿来做什么的才能选购配置。
组装电脑的价格一般比品牌电脑要低,但质量不一定得到保证。因为是组装的,配件有可能是货、水货、二手货,购买时需要小心对待,还要考虑每个硬件是否都合理。
组装过程
在动手组装电脑前,应先学习电脑的基本知识,包括硬件结构、日常使用的维护知识、常见故障处理、操作系统和常用软件安装等。
安装前准备
装机要有自己的打算,不要盲目攀比,按实际需要购买配件。
如选购机箱时,要注意内部结构合理化,便于安装,二要注意美观,颜色与其他配件相配。一般应选择立式机箱,不要使用已淘汰的卧式机箱,特别是机箱内的电源,它关系到整个电脑的稳定运行,其输出功率不应小于300 W,有的处理器还要求使用400W的电源,应根据需要选择。
除机箱电源外,另外需要的配件一般还有主板、CPU、内存、显卡、声卡(有的声卡主板中自带)、硬盘、光驱(有VCD光驱和DVD光驱)、软驱、数据线、信号线等。
除了机器配件以外,还需要预备要用到的螺丝刀、尖嘴钳、镊子等工具。
另外,还要在安装前,对室内准备好电源插头等。
安装基本步骤
组装电脑时,应按照下述的步骤有条不紊地进行:
机箱的安装,主要是对机箱进行拆封,并且将电源安装在机箱里。
CPU的安装,在主板处理器插座上插入安装所需的CPU,并且涂抹散热硅脂安装上散热风扇。
内存条的安装,将内存条插入主板内存插槽中。
显卡的安装,根据显卡总线选择合适的插槽。
声卡的安装,市场主流声卡多为PCI插槽的声卡(有的主板兼容了显卡和声卡,可根据自身需要选择是否安装上述硬件)。
主板的安装,将主板安装并固定在机箱内部(注意:为便于安装主板上的硬件,如CPU、显卡、内存条,请提前安装好主板上的硬件再把主板装入机箱内)。
驱动器的安装,主要针对硬盘、光驱和软驱进行安装。
机箱与主板间的连线,即各种指示灯、电源开关线。PC喇叭的连接,以及硬盘、光驱和软驱电源线和数据线的连接。
盖上机箱盖(理论上在安装完主机后,是可以盖上机箱盖了,但为了此后出问题的检查,最好先不加盖,而等系统安装完毕后再盖)。
输入设备的安装,连接键盘鼠标与主机一体化。
输出设备的安装,即显示器的安装。
再重新检查各个接线,准备进行测试。
给机器加电,若显示器能够正常显示,表明初装已经正确,此时进入BIOS进行系统初始设置。进行了上述的步骤,一般硬件的安装就已基本完成了,但要使电脑运行起来,还需要进行下面的安装步骤。
硬盘分区。
安装操作系统,Windows XP(微软已停止服务,建议选择更新的操作系统)、vista、Win 7、Win 8系统。
安装操作系统后,安装驱动程序,如显卡、声卡、网卡等驱动程序。
进行72小时的烤机,如果硬件有问题,在72小时的烤机中会被发现。
DIY电脑配置
CPU?Intel?酷睿i3?2120(盒)?730RMB?
主板?映泰B75MU3+?490RMB?
显卡?迪兰HD7770?酷能+?1G?1000RMB?
内存?金士顿DDR3?1333?4G*2?250RMB?
硬盘?西部数据500G?16M?SATA3蓝盘?430RMB?
机箱?撒哈拉机器侠GT2?USB3.0?140RMB?
电源?安钛克VP?350P?250RMB
----------------------全套3200左右----------------------
1CPU用最新的3代I3?2120(3.3G),单核游戏表现比四核的AMD强
2B75芯片主板是配合3代CPU的,原生SATA3.0,原生USB3.0,四内存,2PCI-E,强于H61主板
3迪兰HD7770?酷能+?1G(显存容量:MB,显存类型:GDDR?5
核心频率:1150MHz,显存频率:5000MHz)
性能和GTX460和HD6850差不多,强于GTX550TI,GTX560SE,HD6770,HD7750,很具性价比,而且满载功耗才80W左右,省的是电=钱
4西数的SATA3蓝盘还是很有性能的
5安钛克VP?350P,额定功率350W,足够这套配置用(HD7770满载80W左右),最主要是稳定?
PS:下图是HD7770(核心频率还没迪兰恒进的高)在1920*1080? 4AA画质下玩使命召唤8的成绩
世界上第一台微型计算机是多少位的计算机?
世界上第一台微型计算机是4位的计算机,诞生于11年。
微型计算机的发展:
第1阶段
第1阶段(11—13年)是4位和8位低档微处理器时代,通常称为第1代,其典型产品是Intel4004和Intel8008微处理器和分别由它们组成的MCS-4和MCS-8微机。ntel 4004是一种4位微处理器,可进行4位二进制的并行运算,它有45条指令,速度0.05MIPs(Million Instruction Per Second,每秒百万条指令)。Intel 4004的功能有限,主要用于计算器、电动打字机、照相机、台秤、电视机等家用电器上,使这些电器设备具有智能化,从而提高它们的性能。Intel 8008是世界上第一种8位的微处理器。存储器用PMOS工艺。基本特点是用PMOS工艺,集成度低(4000个晶体管/片),系统结构和指令系统都比较简单,主要用机器语言或简单的汇编语言,指令数目较少(20多条指令),基本指令周期为20~50μs,用于简单的控制场合。
第2阶段
第2阶段(11—17年)是8位中高档微处理器时代,通常称为第2代,其典型产品是Intel8080/8085、Motorola公司的M6800、Zilog公司的Z80等。它们的特点是用NMOS工艺,集成度提高约4倍,运算速度提高约10~15倍(基本指令执行时间1~2μs),指令系统比较完善,具有典型的计算机体系结构和中断、DMA等控制功能。它们均用NMOS工艺,集成度约9000只晶体管,平均指令执行时间为1μS~2μS,用汇编语言、BASIC、Fortran编程,使用单用户操作系统。
第3阶段
第3阶段(18——年)是16位微处理器时代,通常称为第3代,其典型产品是Intel公司的8086/8088,Motorola公司的M68000,Zilog公司的Z8000等微处理器。其特点是用HMOS工艺,集成度(20000~70000晶体管/片)和运算速度(基本指令执行时间是0.5μs)都比第2代提高了一个数量级。指令系统更加丰富、完善,用多级中断、多种寻址方式、段式存储机构、硬件乘除部件,并配置了软件系统。这一时期著名微机产品有IBM公司的个人计算机。8086和8088在芯片内部均用16位数据传输,所以都称为16位微处理器,但8086每周期能传送或接收16位数据,而8088每周期只用8位。因为最初的大部分设备和芯片是8位的,而8088的外部8位数据传送、接收能与这些设备相兼容。8088用40针的DIP封装,工作频率为6.66MHz、7.16MHz或8MHz,微处理器集成了大约29000个晶体管。1981年IBM公司推出的个人计算机用8088CPU。
1982年,英特尔公司在8086的基础上,研制出了80286微处理器,该微处理器的最大主频为20MHz,内、外部数据传输均为16位,使用24位内存储器的寻址,内存寻址能力为16MB。80286可工作于两种方式,一种叫实模式,另一种叫保护方式。
在实模式下,微处理器可以访问的内存总量限制在1兆字节;而在保护方式之下,80286可直接访问16兆字节的内存。此外,80286工作在保护方式之下,可以保护操作系统,使之不像实模式或8086等不受保护的微处理器那样,在遇到异常应用时会使系统停机。80286在以下四个方面比它的前辈有显著的改进:支持更大的内存;能够模拟内存空间;能同时运行多个任务;提高了处理速度。80286的封装是一种被称为PGA的正方形包装。PGA是源于PLCC的便宜封装,它有一块内部和外部固体插脚,在这个封装中,80286集成了大约130000个晶体管。
年,IBM公司推出了以80286处理器为核心组成的16位增强型个人计算机IBM PC/AT。由于IBM公司在发展个人计算机时用 了技术开放的策略,使个人计算机风靡世界。
最早PC机的速度是4MHz,第一台基于80286的AT机运行速度为6MHz至8MHz,一些制造商还自行提高速度,使80286达到了20MHz,这意味着性能上有了重大的进步。
IBM PC/AT微机的总线保持了XT的三层总线结构,并增加了高低位字节总线驱动器转换逻辑和高位字节总线。与XT机一样,CPU也是焊接在主板上的。
第4阶段
第4阶段(1985—1992年)是32位微处理器时代,又称为第4代。其典型产品是Intel公司的80386/80486,Motorola公司的M69030/68040等。其特点是用HMOS或CMOS工艺,集成度高达100万个晶体管/片,具有32位地址线和32位数据总线。每秒钟可完成600万条指令(Million Instructions Per Second,MIPS)。微型计算机的功能已经达到甚至超过超级小型计算机,完全可以胜任多任务、多用户的作业。同期,其他一些微处理器生产厂商(如AMD等)也推出了80386/80486系列的芯片。
80386DX的内部和外部数据总线是32位,地址总线也是32位,可以寻址到4GB内存,并可以管理64TB的虚拟存储空间。它的运算模式除了具有实模式和保护模式以外,还增加了一种“虚拟86”的工作方式,可以通过同时模拟多个8086微处理器来提供多任务能力。
80386DX有比80286更多的指令,频率为12.5MHz的80386每秒钟可执行6百万条指令,比频率为16MHz的80286快2.2倍。80386最经典的产品为80386DX-33MHz,一般我们说的80386就是指它。
由于32位微处理器的强大运算能力,PC的应用扩展到很多的领域,如商业办公和计算、工程设计和计算、数据中心、个人。80386使32位CPU成为了PC工业的标准。
1989年英特尔公司又推出准32位微处理器芯片80386SX。这是Intel为了扩大市场份额而推出的一种较便宜的普及型CPU,它的内部数据总线为32位,外部数据总线为16位,它可以接受为80286开发的16位输入/输出接口芯片,降低整机成本。80386SX推出后,性能大大优于80286,而价格只是80386的三分之一。
1989年,我们大家耳熟能详的80486芯片由英特尔推出。这款经过四年开发和3亿美元资金投入的芯片的伟大之处在于它首次实破了100万个晶体管的界限,集成了120万个晶体管,使用1微米的制造工艺。80486的时钟频率从25MHz逐步提高到33MHz、40MHz、50MHz。
80486是将80386和数学协微处理器80387以及一个8KB的高速缓存集成在一个芯片内。80486中集成的80487的数字运算速度是以前80387的两倍,内部缓存缩短了微处理器与慢速DRAM的等待时间。并且,在80x86系列中首次用了RISC(精简指令集)技术,可以在一个时钟周期内执行一条指令。它还用了突发总线方式,大大提高了与内存的数据交换速度。由于这些改进,80486的性能比带有80387数学协微处理器的80386 DX性能提高了4倍。
第5阶段
第5阶段(1993-2005年)是奔腾(pentium)系列微处理器时代,通常称为第5代。典型产品是Intel公司的奔腾系列芯片及与之兼容的AMD的K6系列微处理器芯片。内部用了超标量指令流水线结构,并具有相互独立的指令和数据高速缓存。随着MMX(MultiMediaeXtended)微处理器的出现,使微机的发展在网络化、多媒体化和智能化等方面跨上了更高的台阶。
早期的奔腾75MHz~120MHz使用0.5微米的制造工艺,后期120MHz频率以上的奔腾则改用0.35微米工艺。经典奔腾的性能相当平均,整数运算和浮点运算都不错。 为了提高电脑在多媒体、3D图形方面的应用能力,许多新指令集应运而生,其中最著名的三种便是英特尔的MMX、SSE和AMD的3D NOW!。 MMX(MultiMedia Extensions,多媒体扩展指令集)是英特尔于1996年发明的一项多媒体指令增强技术,包括57条多媒体指令,这些指令可以一次处理多个数据,MMX技术在软件的配合下,就可以得到更好的性能。
多能奔腾(Pentium MMX)的正式名称就是“带有MMX技术的Pentium”,是在1996年底发布的。从多能奔腾开始,英特尔就对其生产的CPU开始锁倍频了,但是MMX的CPU超外频能力特别强,而且还可以通过提高核心电压来超倍频,所以那个时候超频是一个很时髦的行动。超频这个词语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流行的。
多能奔腾是继Pentium后英特尔又一个成功的产品,其生命力也相当顽强。多能奔腾在原Pentium的基础上进行了重大的改进,增加了片内16KB数据缓存和16KB指令缓存,4路写缓存以及分支预测单元和返回堆栈技术。特别是新增加的57条MMX多媒体指令,使得多能奔腾即使在运行非MMX优化的程序时,也比同主频的Pentium CPU要快得多。
19年推出的Pentium II处理器结合了Intel MMX技术,能以极高的效率处理影片、音效、以及绘图资料,首次用Single Edge Contact (S.E.C) 匣型封装,内建了高速快取记忆体。这款晶片让电脑使用者撷取、编辑、以及透过网际网络和亲友分享数位相片、编辑与新增文字、音乐或制作家庭**的转场效果、使用视讯电话以及透过标准电话线与网际网络传送影片,Intel Pentium II处理器晶体管数目为750万颗。
1999年推出的Pentium III 处理器加入70个新指令,加入网际网络串流SIMD延伸集称为MMX,能大幅提升先进影像、3D、串流音乐、影片、语音辨识等应用的性能,它能大幅提升网际网络的使用经验,让使用者能浏览逼真的线上博物馆与商店,以及下载高品质影片,Intel首次导入0.25微米技术,Intel Pentium III晶体管数目约为950万颗。
与此同年,英特尔还发布了PentiumIII Xeon处理器。作为PentiumII Xeon的后继者,除了在内核架构上纳全新设计以外,也继承了Pentium III处理器新增的70条指令集,以更好执行多媒体、流媒体应用软件。除了面对企业级的市场以外,Pentium III Xeon加强了电子商务应用与高阶商务计算的能力。在缓存速度与系统总线结构上,也有很多进步,很大程度提升了性能,并为更好的多处理器协同工作进行了设计。
2000年推出的Pentium 4处理器内建了4200万个晶体管,以及用0.18微米的电路,Pentium 4初期推出版本的速度就高达1.5GHz,晶体管数目约为4200万颗,翌年8月,Pentium 4 处理理达到2 GHz的里程碑。2002年英特尔推出新款Intel Pentium 4处理器内含创新的Hyper-Threading(HT)超线程技术。超线程技术打造出新等级的高性能桌上型电脑,能同时快速执行多项运算应用,或针对支持多重线程的软件带来更高的性能。超线程技术让电脑性能增加25%。除了为桌上型电脑使用者提供超线程技术外,英特尔也达成另一项电脑里程碑,就是推出运作频率达3.06 GHz的Pentium 4处理器,是首款每秒执行30亿个运算周期的商业微处理器,如此优异的性能要归功于当时业界最先进的0.13微米制程技术,翌年,内建超线程技术的Intel Pentium 4处理器频率达到3.2 GHz。
PentiumM:由以色列小组专门设计的新型移动CPU,Pentium M是英特尔公司的x86架构微处理器,供笔记簿型个人电脑使用,亦被作为Centrino的一部分,于2003年3月推出。公布有以下主频:标准1.6GHz,1.5GHz,1.4GHz,1.3GHz,低电压1.1GHz,超低电压900MHz。为了在低主频得到高效能,Banias作出了优化,使每个时钟所能执行的指令数目更多,并通过高级分支预测来降低错误预测率。另外最突出的改进就L2高速缓存增至1MB(P3-M和P4-M都只有512KB),估计Banias数目高达7700万的晶体管大部分就用在这上。
此外还有一系列与减少功耗有关的设计:增强型Speedstep技术是必不可少的了,拥有多个供电电压和计算频率,从而使性能可以更好地满足应用需求。
智能供电分布可将系统电量集中分布到处理器需要的地方,并关闭空闲的应用;移动电压定位(MVPIV)技术可根据处理器活动动态降低电压,从而支持更低的散热设计功率和更小巧的外形设计;经优化功率的400MHz系统总线;Micro-opsfusion微操作指令融合技术,在存在多个可同时执行的指令的情况下,将这些指令合成为一个指令,以提高性能与电力使用效率。专用的堆栈管理器,使用记录内部运行情况的专用硬件,处理器可无中断执行程序。
Banias所对应的芯片组为855系列,855芯片组由北桥芯片855和南桥芯片ICH4-M组成,北桥芯片分为不带内置显卡的855PM(代号Odem)和带内置显卡的855GM(代号Montara-GM),支持高达2GB的DDR266/200内存,P4X,USB2.0,两组ATA-100、AC音效及Modem。其中855GM为三维及显示引擎优化InternalClockGating,它可以在需要时才进行三维显示引擎供电,从而降低芯片组的功率。
2005年Intel推出的双核心处理器有Pentium D和Pentium Extreme Edition,同时推出945/955/965/5芯片组来支持新推出的双核心处理器,用90nm工艺生产的这两款新推出的双核心处理器使用是没有针脚的LGA 775接口,但处理器底部的贴片电容数目有所增加,排列方式也有所不同。
桌面平台的核心代号Smithfield的处理器,正式命名为Pentium D处理器,除了摆脱阿拉伯数字改用英文字母来表示这次双核心处理器的世代交替外,D的字母也更容易让人联想起Dual-Core双核心的涵义。
Intel的双核心构架更像是一个双CPU平台,Pentium D处理器继续沿用Prescott架构及90nm生产技术生产。Pentium D内核实际上由于两个独立的2独立的Prescott核心组成,每个核心拥有独立的1MB L2缓存及执行单元,两个核心加起来一共拥有2MB,但由于处理器中的两个核心都拥有独立的缓存,因此必须保正每个二级缓存当中的信息完全一致,否则就会出现运算错误。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Intel将两个核心之间的协调工作交给了外部的MCH(北桥)芯片,虽然缓存之间的数据传输与存储并不巨大,但由于需要通过外部的MCH芯片进行协调处理,毫无疑问的会对整个的处理速度带来一定的延迟,从而影响到处理器整体性能的发挥。
由于用Prescott内核,因此Pentium D也支持EM64T技术、XD bit安全技术。值得一提的是,Pentium D处理器将不支持Hyper-Threading技术。原因很明显:在多个物理处理器及多个逻辑处理器之间正确分配数据流、平衡运算任务并非易事。比如,如果应用程序需要两个运算线程,很明显每个线程对应一个物理内核,但如果有3个运算线程呢?因此为了减少双核心Pentium D架构复杂性,英特尔决定在针对主流市场的Pentium D中取消对Hyper-Threading技术的支持。
同出自Intel之手,而且Pentium D和Pentium Extreme Edition两款双核心处理器名字上的差别也预示着这两款处理器在规格上也不尽相同。其中它们之间最大的不同就是对于超线程(Hyper-Threading)技术的支持。Pentium D不支持超线程技术,而Pentium Extreme Edition则没有这方面的限制。在打开超线程技术的情况下,双核心Pentium Extreme Edition处理器能够模拟出另外两个逻辑处理器,可以被系统认成四核心系统。
PentiumEE系列都用三位数字的方式来标注,形式是PentiumEE8xx或9xx,例如PentiumEE840等等,数字越大就表示规格越高或支持的特性越多。
PentiumEE8x0:表示这是Smithfield核心、每核心1MB二级缓存、800MHzFSB的产品,其与PentiumD8x0系列的唯一区别仅仅只是增加了对超线程技术的支持,除此之外其它的技术特性和参数都完全相同。
PentiumEE9x5:表示这是Presler核心、每核心2MB二级缓存、1066MHzFSB的产品,其与PentiumD9x0系列的区别只是增加了对超线程技术的支持以及将前端总线提高到1066MHzFSB,除此之外其它的技术特性和参数都完全相同。
第6阶段
第6阶段(2005年至今)是酷睿(core)系列微处理器时代,通常称为第6代。“酷睿”是一款领先节能的新型微架构,设计的出发点是提供卓然出众的性能和能效,提高每瓦特性能,也就是所谓的能效比。早期的酷睿是基于笔记本处理器的。 酷睿2:英文名称为Core 2 Duo,是是英特尔在2006年推出的新一代基于Core微架构的产品体系统称。于2006年7月27日发布。酷睿2是一个跨平台的构架体系,包括服务器版、桌面版、移动版三大领域。其中,服务器版的开发代号为Woodcrest,桌面版的开发代号为Conroe,移动版的开发代号为Merom。
SNB(Sandy Bridge)是英特尔在2011年初发布的新一代处理器微架构,这一构架的最大意义莫过于重新定义了“整合平台”的概念,与处理器“无缝融合”的“核芯显卡”终结了“集成显卡”的时代。这一创举得益于全新的32nm制造工艺。由于Sandy Bridge 构架下的处理器用了比之前的45nm工艺更加先进的32nm制造工艺,理论上实现了CPU功耗的进一步降低,及其电路尺寸和性能的显著优化,这就为将整合图形核心(核芯显卡)与CPU封装在同一块基板上创造了有利条件。此外,第二代酷睿还加入了全新的处理单元。转解码速度的高与低跟处理器是有直接关系的,由于处理单元的加入,新一代酷睿处理器的处理时间比老款处理器至少提升了30%。
在2012年4月24日下午北京天文馆,intel正式发布了ivy bridge(IVB)处理器。22nm Ivy Bridge会将执行单元的数量翻一番,达到最多24个,自然会带来性能上的进一步跃进。Ivy Bridge会加入对DX11的支持的集成显卡。另外新加入的XHCI USB 3.0控制器则共享其中四条通道,从而提供最多四个USB 3.0,从而支持原生USB3.0。cpu的制作用3D晶体管技术的CPU耗电量会减少一半。
超级计算机的发展历史
1、第1代:电子管数字机(1946—1958年)
世界上第一台电脑硬件方面,逻辑元件用的是真空电子管,主存储器用汞延迟线、阴极射线示波管静电存储器、磁鼓、磁芯;外存储器用的是磁带。软件方面用的是机器语言、汇编语言。应用领域以军事和科学计算为主。特点是体积大、功耗高、可靠性差。速度慢(一般为每秒数千次至数万次)、价格昂贵,但为以后的计算机发展奠定了基础。
2、第2代:晶体管数字机(1958—1964年)
硬件方的操作系统、高级语言及其编译程序。应用领域以科学计算和事务处理为主,并开始进入工业控制领域。特点是体积缩小、能耗降低、可靠性提高、运算速度提高(一般为每秒数10万次,可高达300万次)、性能比第1代计算机有很大的提高。
3、第3代:集成电路数字机(1964—10年)
硬件方面,逻辑元件用中、小规模集成电路(MSI、SSI),主存储器仍用磁芯。软件方面出现了分时操作系统以及结构化、规模化程序设计方法。特点是速度更快(一般为每秒数百万次至数千万次),而且可靠性有了显著提高,价格进一步下降,产品走向了通用化、系列化和标准化等。应用领域开始进入文字处理和图形图像处理领域。
4、第4代:大规模集成电路机(10年至今)
硬件方面,逻辑元件用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LSI和VLSI)。软件方面出现了数据库管理系统、网络管理系统和面向对象语言等。特点是11年世界上第一台微处理器在美国硅谷诞生,开创了微型计算机的新时代。应用领域从科学计算、事务管理、过程控制逐步走向家庭。
扩展资料电子计算机(electronic computer),通称电脑,简称计算机(computer),是现代的一种利用电子技术和相关原理根据一系列指令来对数据进行处理的机器。电脑可以分为两部分:软件系统和硬件系统。第一台电脑是1946年2月15日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诞生的ENIAC通用电子计算机。
计算机所相关的技术研究叫计算机科学,以数据为核心的研究称为信息技术。人们把没有安装任何软件的计算机称为裸机。随着科技的发展,现在新出现一些新型计算机有:生物计算机、光子计算机、量子计算机等。
参考资料:
世界上的第一台电脑是什么样的?
电子计算机的出现尽管只有60年的时间,但它的诞生却是人类数百年努力的积累。早在17世纪,一批欧洲数学家就已开始研制计算机。1642年,为了协助担任税务局长的父亲,年仅19岁的法国数学家帕斯卡成功地制造了第一台钟表齿轮式机械计算机,但仅能做加减法运算。
世界第一台机械式加法计算机(1642年)
法国人帕斯卡于1642年设计出了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虽然它只是利用手转动齿轮来实现加法运算,但它向人类揭示了:用机械装置可以代替人的大脑进行思考和记忆。从此,计算机开始了它神奇发展的道路。
1674年发明的乘法计算机
在此基础上,德国数学家莱布尼兹于1678年发明了可做乘除运算的计算机。但这些机械计算机的性能过于落后,远远满足不了人们的需要。
1822年研制的差分机
1834年研制的分析机
巴贝奇
1822年,英国人巴贝奇在他研制的差分机中第一次体现了计算机程序设计,这种程序设计思想为现代计算机发展开辟了道路。
1936年制造的手摇式机械计算机
电动机械式计算机(1930年)
1941年研制的Z-3型计算机
1938年,德国科学家朱斯成功制造了第一台二进制Z-1型计算机,此后他又研制了Z系列计算机。其中,Z-3型计算机是世界第一台通用程序控制机电式计算机,它不仅全部用继电器,同时用了浮点记数法、带数字存储地址的指令形式等,如上图所示。
1943年12月,“巨人”计算机运行。
集数千继电器的“马克”1号全机电式计算机
马克3号第一次使用磁鼓作为存储器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科学家艾肯研制成功了一台机电式计算机,它被命名为自动顺序控制计算器MARK-Ⅰ。1947年,艾肯又研制出运算速度更快的机电式计算机MARK-Ⅱ。到1949年由于当时电子管技术已取得重大进步,于是艾肯研制出用电子管的计算机MARK。
从此,在计算机技术上存在着两条发展道路。一条是各种台式机械和较大机械式计算机的发展道路;另一条是用继电器作为计算机电路元件的发展道路。后来建立在电子管和晶体管之类电子元件基础上的计算机正是受益于这两条发展道路。
1946年运行的人类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埃尼阿克
1946年运行的人类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美国军方花费了48万美元经费在ENIAC项目上,这在当时可是一笔巨款,要不是为了二次世界大战,谁能舍得出这么大的钱?事实上ENIAC也是美国陆军军械部和宾州大学莫尔学院联合发布的,而非书本上所提的只有宾州大学。
从技术上而言,ENIAC是没有太明晰的CPU概念的。因为它用电子管作为基本电子元件。用了足足18800个电子管,而每个电子管大约有一个普通家用 25瓦灯泡那么大。这样整部电脑就有了8英尺高、3英尺宽、100英尺长的身躯,体积有研立方米,重达30吨,耗电高达140千瓦。每秒能进行5000次加法运算(而人最快的运算速度每秒仅5次加法运算),还能进行平方和立方运算,计算正弦和余弦等三角函数的值及其它一些更复杂的运算。这样的速度在当时已经是人类智慧的最高水平。
内部有成千上万个电子管、二极管、电阻器等元件,电路的焊接点多达50万个;在机器表面,则布满电表、电线和指示灯。令人哭笑不得的是,它的耗电量超过 174千瓦小时,据说在使用时全镇的电灯都会变暗;而且它的电子管平均每隔15分钟就要烧坏一只,科学家们不得不满头大汗地不停更换。然而,“埃尼阿克” 的计算速度却是手工计算的20万倍、继电器计算机的1000倍。美国军方也从中尝到了甜头,因为它计算炮弹弹道只需要3秒钟,而在此之前,则需要200人手工计算两个月。除了常规的弹道计算外,它后来还涉及诸多的科研领域,曾在第一颗的研制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1955年10月2日,“ENIAC埃尼阿克”宣告“退役”后,被陈列在华盛顿的一家博物馆里。
1959年IBM7090晶体管计算机
IBM公司推出IBM7090型全晶体管大型机, 运算速度达到每秒229000次,成为第二代电脑的标志产品。美洲航空公司为它的订票系统购买了两台主机,远程连接65座城市。
这是IBM公司的黄金季节,它登上了美国《幸福》杂志500家大企业排行榜的榜首;它创造出年销售额数十亿美元的天文数字; 在美国运转的64部电脑中,有 44部是IBM生产;它的企业标志和商品标志“IBM” 三个大写字母,每个字都由八根蓝条拼成;它的销售人员,一律着深蓝色的西装,以代表公司形象。人们开始把IBM公司称作“蓝色巨人”(BigBlue)。
IBM360
1964 年4月7日,美国IBM公司同时在14个国家,全美63个城市宣告,世界上第一个用集成电路的通用计算机系列IBM 360系统研制成功,该系列有大,中,小,型计算机,共6个型号,它兼顾了科学计算和事务处理两方面的应用,各种机器全都相互兼容,适用于各方面的用户,具有全方位的特点,正如罗盘有 360度刻度一样,所以取名为360。它的研制开发经费高达50亿美元,是研制第一颗的曼哈顿的2.5倍。
IBM 360系统是最早使用集成电路元件的通用计算机系列,它开创了民用计算机使用集成电路的先例,计算机从此进入了集成电路时代。IBM 360成为第三代计算机的里程碑。
1967 年,美国无线电有限公司制成了领航用的机载计算机LIMAC,其逻辑部件用双极性大规模集成电路,缓冲存储器用MOS大规模集成电路。1969年,美国自动化公司制成计算机D-200,用了MOS场效应晶体管大规模集成电路,中央处理器由24块大规模集成电路做成;得克萨斯仪器公司也制成机载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载大规模集成电路试验的成功,为过渡到民用大规模集成电路通用机积累了丰富的经验。11年,IBM公司开始生产IBM370系列机,它用大规模集成电路做存储器,小规模集成电路做逻辑元件,被称之为三代半电子计算机。
16年研制的CRAY巨型电子计算机
16年,CRAY公司推出CRAY-1矢量电子计算机,开始了矢量电子计算机的蓬勃发展,其运算速度可达每秒2.5亿次。
18年 第一款32位超级计算机——DEC VAX
在18 年,DEC公司建立了第一个基于VAX( virtual address extension)即虚拟地址扩展的计算机体系,它是DEC计算机系统特有的复杂指令计算(CISC)体系结构的计算机VAX11、780。这台大家伙在当时是基本32位的计算机,并且能够有高达1MIPS的运算性能。在那个年代,这台计算机的速度和性能都是无与伦比的。在当时要值$200,000。但显然他是最棒的。
日本的CM-5超级电子计算机
20 世纪80年代中期思维机公司开始推出著名的“连接机”(Connection Machine)系列CM-1,CM-2和CM-5,把大量简单的存储一处理单元连接成一个多维结构,在宏观上构成大容量的智能存储器,再通过常规计算机执行控制、I/O和用户接口功能,能有效地用于智能信息处理。CM—l由4 个象限组成,每个象限包含多达16 384个一位处理器,全部处理器则分为4096组,组间形成12维超立方体结构,其集成峰值速度达到每秒600亿次。 CM-5的结点数更多,功能更强。
美国CM-200电子计算机
IBM深蓝计算机
IBM巨型计算机。运算速度每秒500万亿次以上。
1981年 IBM 第一台个人电脑5150
1981年8月12日,IBM 公司推出世界上第一台个人电脑5150,这标志着个人电脑真正走进了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之中,也标志着一个新时代的开始。
当时该个人计算机,售价2880美元。第一台 IBMPC 用 Intel 4.77M 的 8088 芯片,仅 64K 内存;用低分辨率单色或彩色显示器;有可选的盒式磁带驱动器;两个 160KB 单面软盘驱动器。并配置了微软公司的 MS-DOS 操作系统软件。该产品特点是包含多项创新、荧幕每列能显示80个字元、拥有大小写字元的键盘、可扩充的记忆体、零件可向其他厂商购、其他的个人电脑制造商可以依照 IBM 的标准生产 IBM 的相容机种电脑,称为“clones”等。
5150的设计抛弃了繁文缛节,脱离了 IBM 正常的工作流程,这是为了对抗当时已经红透半边天的 Apple II(Apple II 是第一个带有彩色图形的个人计算机,售价为1300美元,17年6月启售,处理器为1MHz,内存4KB)。IBM 5150一面市即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上市仅一个月其订单数已达24万台。
由于5150,IBM 品牌开始跨越专业领域,“飞入寻常百姓家”,为大众所熟知。从此,IBM PC 成为高端、价高以及信赖的代名词。
1996年 首款Ja架构的网络PC——SUN JaStation
1996年,Sun推出的JaStation网络计算机,被称做是一个“瘦客户机”,专门用来在网络中执行Ja应用程序。
其主要应用于通信、金融业机构等,比如可以将出纳员柜台、用户电话咨询中心和交易大厅的单功能PC机替换为更通用的、无须管理的JaStation网络计算机,以大大减少在信息技术方面的投资。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