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求几本好看的系统流,要完本的。谢谢

2.计算机辩论赛正方犀利观点

3.计算机的发展史

4.平板电脑在军事领域的应用

5.什么是计算机

求几本好看的系统流,要完本的。谢谢

德武官方网站-德武电脑系统

好看的系统流:《全球高武》、《大医凌然》、《学霸的黑科技系统》、《老衲要还俗》、《星戒》

1、《全球高武》是连载于起点中文网的一部都市异能,作者是老鹰吃小鸡。讲述了主角方平重生地球,却发现身边的人物没变,而现实却是高武模板的地球。武者有着常人没有的特权,使得世人羡慕,并挖空心思想成为武者。全不知真实的武者都在“阴影”下守护着普通人的安宁。本书2018年7月13日上架,作品扣人心弦,日更过万,在半个月的时间里《全球高武》勇夺新书榜第三名。

2、《大医凌然》目前在阅文集团起点中文网首发,阅文集团下各大书站均可阅读。第四届橙瓜网络文学奖年度百强作品。《大医凌然》讲述了医学生——凌然,在毕业进入医院后,成为一个优秀医生的故事。 凌然自云华大学毕业以后,进入了云华大学附属医院,在急诊科里,受到喜欢公开批评人的主任霍从军,咸鱼主治周医生等人的照拂,凌然以非同一般的速度成长着。

3、《学霸的黑科技系统》是连载于起点中文网的一部科幻,作者是晨星LL。《学霸的黑科技系统》获得第四届橙瓜网络文学奖年度百强作品。讲述了主角陆舟意外获得一套黑科技系统,借助系统的引导不断学习、研究,攻克各种科学难题,登上科学巅峰的故事。

4、《老衲要还俗》,网络作家一梦黄粱所著。这是发生在一个平行世界的故事,主角方正是个小沙弥,自幼被一指庙的老和尚养大,在老和尚去世之后,方正本来想还俗、娶妻、生子,过普通人的生活,却被一个十分“坑”的佛祖系统绑定,小沙弥方正一时间也就离不开一指庙了,只能修满功德,符合系统的要求之后才能离开,于是方正从小沙弥一下子升级为了这个小庙的主持,开始为还俗而“奋斗”了。

5、《星戒》是在网上连载的一部都市修真,该作者是空神。主要讲述了普通人林天得到星戒,变得与众不同后所发生的各种纷纷不一的故事。星戒之中,收藏了十万多文明世界,普通人林天,得到了神秘的‘星戒’,拥有着进入那些世界并带出物品的能力,一切将变得与众不同。

计算机辩论赛正方犀利观点

计算机辩论赛正方犀利观点

电脑系统是以电脑为核心的能完成一定功能的完整系统。第一台电脑是1946年的宾夕法尼亚大学的电子管电脑,之后经历了电晶体电脑、积体电路电脑、大规模积体电路电脑、超大规模积体电路电脑。电脑系统是由硬体系统和软体系统两大部分组成。

电脑的硬体是指构成电脑的物理装置,分为运算器、控制器、储存器、输入装置和输出装置五大部分。

电脑的软体是电脑的程式和资料,需要依托硬体装置才能存在和执行。最重要的系统软体是作业系统,目前在台式电脑上配备的最为常见的作业系统是Win7,这是Windows的次新版本。此外,电脑的软体还包括语言处理程式(机器语言、组合语言、高阶语言)、资料库管理系统、应用软体等。

希望我能帮助你解疑释惑。

100一1=0辩论赛正方二辩的观点

距离会淡化人的感情,常言道,时间可以治愈一切伤口,但是对于感情上的,如果还在一起只会更难以忘怀,而再加上距离就可以治愈。那么,同理说明了,距离会影响爱情,而距离和时空,压根没多大差距,只不过,时空的距离更远罢了·······

代沟的责任在于父母犀利辩论,正方观点。

代沟问题的产生主要原因是,沟通的不足与沟通方式不对。

而导致这些原因产生的也确实是因为认知的不同,身为长辈的父母通常是以一副居高临下的态度与孩子沟通,动不动就是“我吃的盐比你吃的饭还多,我走的桥比你走得路还多”这样的语气,虽然确实父母经历过的事情很多,说这些意见也是为了孩子好,但是这种方式实在是太过让人难以接受。

父母亲的生活也比孩子的更加多样,他们每天要面对各种人事物,以及可能会受气的工作,也很辛苦和困难,每天工作后自然是疲惫不堪,每个人疲惫时肯定会很不愿意与人交流,父母也一样,再加上平时工作忙,交流就会很少,故而也比较容易产生代沟。

这些点其实双方都可以用,就看谁能用得更好了。

辩论赛求犀利解答

你可以反问对方:“既然你认为口才重于文才,那么你手上的那些辩论稿怎么解释? 你既然认为了口才更有用,你是否敢把辩论稿丢掉,就凭你那张嘴来和我们辩论,我是很想听听你的高论”。

文才是口才基础,古代的那些诗人、思想家、政治家们,哪个不是满腹经纶,学富五车。如果李白没有扎实的文学基础,他能对月饮酒、出口成诗么?他还会被后人称为诗圣吗?(注意,这里如果对方问道只要口才好也能写出好诗、好词,这个时候你先夸他几句可以夸他很聪明提的问题很刁钻,之后话锋一转既然你很聪明口才也不错,那么就请你在现场对着所有的听众作诗一首,如何?)

之后就举些例子,孔子如果他没有文才,他又如何创立出儒家学派并被后人称为圣人,中国历史上被奉为圣人的寥若晨星,又有哪一个不是博学多才?

要记住举例的话你这一方有着明显的优势,从古至今口才好的人文才绝对不会差。

如果他们提出现实中口才更重要的话,你可以说:“现实中那些夸夸其谈,口若悬河胸中却实无一策的人,不都是那些趋炎附势,阿谀奉承的小人吗?你既身为大学生,应当知道何为耻,何为荣,而你却在这里以耻为荣,我已经没必要与你这种人辩论了”。

在辩论中始终要以文才是口才的基础作为观点即使口才不济但可以事先准备,所谓勤能补拙。

辩论赛:校园打架帮不帮,正方(帮)观点?

帮?为什么要帮,关系好铁哥们那是一根绳上的蚂蚱,不深交的让他随便好了

坐求辩论赛犀利语言

1.请对方辩友不要给我们今天的辩题加上一个定语,今天的辩题是。。。。。。而不是。。 。

2.对方辩友请不要将概念混淆 按照对方辩友的逻辑……

3.世界如此奇妙,您却如此烦躁,这样不好,不好。

4.面对这样的真知灼见,对方辩友至今未能幡然醒悟,正好比雨过天晴却仍静坐茅庐听雨,不愿接受真理的光芒。

5.对方辩友不要回避问题,您所说的……与我们所讨论的题目离了不止万里。

6.对方辩友以偏概全,用……例子来论证……实在是一叶障目,盲人摸象,没有意识到还有……

7.我对对方边摇头所提出的观点表示无法接受……这样荒谬的逻辑我们能接受吗?

8.为什么对方辩友一直不敢正面回答我们的问题,闪闪烁烁是在犹豫么?还是你们根本无法面对如此之多的现实,总是拿着A情况下的 B 结果来跟我们 C 情况下的 B 结果来衔接,对方辩友不是牛头不对马嘴吗?

9.我们从刚才就一再强调,今天我们讨论的 A 情况下会如何,而对方辩友总是举 B 情况 下的例子,是不是“纸糊的月亮当太阳,偷天换日呢?

10. 再华丽的语言也掩饰不了错误的言论,再动情的解释也遮蔽不了真理的光辉,对方辩友不要再逃避问题了,回到眼前的问题中吧。

11.请对方辩友不要跳出讨论的论题之外,世界上不是缺少实践,只是缺少发现实践的眼睛。

12.对方辩友一直是“坐飞机扔——空对空”讲来讲去,我方问了那么多遍,他们也没有给我们举出一个例子来。

13.对方辩友回答我方问题,向来不是“小巷里面抬竹竿——直来直去”,而是拐弯抹角。

14.对方辩友,您别紧张啊,这不过是一场很普通的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锻炼啊,别发抖么,时间还有,非常长呢,慢慢提问,没事的,我会尽量按照您的思路回答的。

15.对方辩友, 说到鸟我就想起, 我以前就养过一只笨鸟, 我非常讨厌它. 因为它老是叽叽喳喳, 说一些我听不懂又没有什么意义的话。对方辩友, 我们现在可以讨论一些有意义的话了吗?

辩论赛求几个犀利问题

如果没有弘扬,那么又有多少人能够真正明白社会主义价值观,那又何来实践这一说法呢?

扶与不扶辩论赛(正方与反方)的观点300字

老人摔倒该不该扶;现如今中国社会人口老龄化日益加剧,因此老年人的生;首先正方就老人摔倒该扶提出了自己的四个观点:;第一,中华民族浩浩5000年历史,尊老爱幼,是我;第三,父母和老师从小教导我们要尊老爱幼,现实中小;最后,之所以在这里讨论这个问题,就是因为当前社会;从以上正方的观点来看,正方立于道德之上,发出了令;反方提出支援老人摔倒不该扶,并不是说对老人摔倒

老人摔倒该不该扶

现如今中国社会人口老龄化日益加剧,因此老年人的生活状态日益受到国家和人民的高度重视,但是随着彭宇案,许云鹤案这等案件的发生,越老越多的人开始害怕扶起摔倒老人,从而产生了我们今天常说的“扶老恐惧症”。我国是一个崇尚道德、正义、文明的国家,面对老人跌倒,我们必须给予帮助,甚至不应当出现诸如“该不该”、“要不要”、“能不能”的争论。然而,如今,这样的问题却在我国社会上引发了热议,在这片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国土之上,连续发生了多起正义与邪恶,善良与丑恶被颠倒的。针对这中现象,12月24日,总装二车间举办了道德讲堂活动,其中在活动的第三专案上以“老年人摔倒该不该扶”为辩题展开了激烈的辩论。

首先正方就老人摔倒该扶提出了自己的四个观点:

第一,中华民族浩浩5000年历史,尊老爱幼,是我们的传统美德。自古至今以老为尊,在古代80岁以上的老者可以自由出入朝堂。甚至皇帝都必须对天下的老人毕恭毕敬。由此可见古代人们对老人的尊崇。而现如今,老人摔倒了都不去扶,这不是道德的沦丧又是什么? 第二,古语有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有扶老助乐之德。一个人,有才无德培养使用,有德有才提拔使用,有才无德绝不录用!一个人连最起码的道德修养都没有,又何以治国平天下?

第三,父母和老师从小教导我们要尊老爱幼,现实中小孩子帮助老人的例子也是数不胜数。小孩尚且如此,更何况我们成人?老人摔倒而不扶,一违父母之言,二违恩师之命。

最后,之所以在这里讨论这个问题,就是因为当前社会出现了信任危机。信任危机的出现直接影响到我们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在这样的一个节口上,我们该怎么做?任凭信任危机不断扩大而置若罔闻吗?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每个人都肩负著不可推卸的使命。在这样的民族大义面前,谁还敢继续麻木不仁冷眼旁观呢?

从以上正方的观点来看,正方立于道德之上,发出了令人为之一振的的高呼,坚定不移的认为老人摔倒该扶。让我们甚至无法去反驳。但是反方的见解显然更加独特新颖。

反方提出支援老人摔倒不该扶,并不是说对老人摔倒要视而不见。而是给予恰当帮助,扶在辞海中解释为“搀,用手支援人或物,使不倒”,扶起摔倒老人只是一种帮助的形式,而这种形式却不是最佳的办法,比如拨打120,电话联络其家人,等待专业人士的援救等方式显然更好一些。

其次反方指出老人摔倒的原因有很多,大致有下面几种常见的原因:高血压伴脑内小动脉硬化,使其突然破裂出血引起的中风;心脑血管疾病以及颈椎病等引起的眩晕;大脑一时性严重缺氧缺血,导致短暂性意识丧失;心绞痛急性发作,及癫痫发做等。同时老人骨质较为疏松,一旦摔倒易导致骨质,不当的搬动易造成二次损伤。如果老人摔倒就搀扶,未免太感情用事、太不尊重医学了。甚至可能好心办坏事,反而害了老人!

最后,老人摔到了不该扶,不是我们不想给予帮助,有不敢的成分,不是我们道德上的退步,却与社会体制有着脱不开的关系!不敢搀扶跌倒老人,是一种淤积已久的“社会病”。伴随着恩将仇报的见义勇为、惹祸上身的助人为乐,传统美德陷入了一种莫名的尴尬;“彭宇案”、“许云鹤案”的法律判决更是让公众寒心!我们并不想因噎废食,只是我们期待能有更健全的法制,能有更完善的保障去为行使正义保驾护航,而在此之前,我们更应该做好自我保护。 以上反方提出不敢扶起摔倒老人的具体原因,并不是道德的缺失,而是社会法制与老人身体等因素导致。针对反方的如此立论,正方二辩给出了驳斥:

第一、反方认为老人摔倒不该扶,但是如果我们不去搀扶老人,那么老人很可能会因此而死亡,反方在衡量该不该扶的时候只考虑自身利益而置老人的生命于不顾,这完全背离了中华民族无私帮助的传统美德。

第二、针对“扶”字我方有必要进行一定的阐释。扶应该是扶助、帮扶、救死扶伤的意思,而反方仅仅将其理解为将人从地上拉起来,这样的理解未免也太狭隘了。扶助也分方式,中国已经颁布《老年人跌倒干预技术指南》来指导我们如何去帮助老人,指南中指出不要急于扶起,要视情况处理。只要按照指南的指导去搀扶老人的话,那么对老人的帮助只会对老人有利而不会有害。

计算机发展的利与弊(辩论赛)。要利大于弊的,四辩。

计算机快速发展丰富了人们日常生活,为人们工作等提供了方便。

我想这个应该够好的了。

辩论赛战争正方观点有哪些?

不同意这种观点.英国发动战争的根本原因为为了开启中国的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为此,它用了三件武器:商品,和炮舰.在正当的中英贸易中,英国处于不利地位,于是转向走私,遭到中国人民抵制.为了开启中国大门,英国不惜使出第三件武器--炮舰.因此虎门销烟只是英国发动战争的借口.

计算机的发展史

计算机的发展历史

一、第一台计算机的诞生

第一台计算机(ENIAC)于1946年2月,在美国诞生。

ENIAC PC机

耗资 100万美圆 600美圆

重量 30吨 10kg

占地 150平方米 0.25平方米

电子器件 1.9万只电子管 100块集成电路

运算速度 5000次/秒 500万次/秒

二、计算机发展历史

1、第一代计算机(1946~1958)

电子管为基本电子器件;使用机器语言和汇编语言;主要应用于国防和科学计算;运算速度每秒几千次至几万次。

2、第二代计算机(1958~1964)

晶体管为主要器件;软件上出现了操作系统和算法语言;运算速度每秒几万次至几十万次。

3、第三代计算机(1964~11)

普遍用集成电路;体积缩小;运算速度每秒几十万次至几百万次。

4、第四代计算机(11~ )

以大规模集成电路为主要器件;运算速度每秒几百万次至上亿次。

三、我国计算机发展历史

从1953年开始研究,到1958年研制出了我国第一台计算机

在1982年我国研制出了运算速度1亿次的I、II型等小型系列机。

计算机的历史

计算机是新技术革命的一支主力,也是推动社会向现代化迈进的活跃因素。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发展最快、影响最为深远的新兴学科之一。计算机产业已在世界范围内发展成为一种极富生命力的战略产业。

现代计算机是一种按程序自动进行信息处理的通用工具,它的处理对象是信息,处理结果也是信息。利用计算机解决科学计算、工程设计、经营管理、过程控制或人工智能等各种问题的方法,都是按照一定的算法进行的。这种算法是定义精确的一系列规则,它指出怎样以给定的输入信息经过有限的步骤产生所需要的输出信息。

信息处理的一般过程,是计算机使用者针对待解抉的问题,事先编制程序并存入计算机内,然后利用存储程序指挥、控制计算机自动进行各种基本操作,直至获得预期的处理结果。计算机自动工作的基础在于这种存储程序方式,其通用性的基础则在于利用计算机进行信息处理的共性方法。

计算机的历史

现代计算机的诞生和发展 现代计算机问世之前,计算机的发展经历了机械式计算机、机电式计算机和萌芽期的电子计算机三个阶段。

早在17世纪,欧洲一批数学家就已开始设计和制造以数字形式进行基本运算的数字计算机。1642年,法国数学家帕斯卡用与钟表类似的齿轮传动装置,制成了最早的十进制加法器。1678年,德国数学家莱布尼兹制成的计算机,进一步解决了十进制数的乘、除运算。

英国数学家巴贝奇在1822年制作差分机模型时提出一个设想,每次完成一次算术运算将发展为自动完成某个特定的完整运算过程。1884年,巴贝奇设计了一种程序控制的通用分析机。这台分析机虽然已经描绘出有关程序控制方式计算机的雏型,但限于当时的技术条件而未能实现。

巴贝奇的设想提出以后的一百多年期间,电磁学、电工学、电子学不断取得重大进展,在元件、器件方面接连发明了真空二极管和真空三极管;在系统技术方面,相继发明了无线电报、电视和雷达……。所有这些成就为现代计算机的发展准备了技术和物质条件。

与此同时,数学、物理也相应地蓬勃发展。到了20世纪30年代,物理学的各个领域经历着定量化的阶段,描述各种物理过程的数学方程,其中有的用经典的分析方法已根难解决。于是,数值分析受到了重视,研究出各种数值积分,数值微分,以及微分方程数值解法,把计算过程归结为巨量的基本运算,从而奠定了现代计算机的数值算法基础。

社会上对先进计算工具多方面迫切的需要,是促使现代计算机诞生的根本动力。20世纪以后,各个科学领域和技术部门的计算困难堆积如山,已经阻碍了学科的继续发展。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后,军事科学技术对高速计算工具的需要尤为迫切。在此期间,德国、美国、英国部在进行计算机的开拓工作,几乎同时开始了机电式计算机和电子计算机的研究。

德国的朱赛最先用电气元件制造计算机。他在1941年制成的全自动继电器计算机Z-3,已具备浮点记数、二进制运算、数字存储地址的指令形式等现代计算机的特征。在美国,1940~1947年期间也相继制成了继电器计算机MARK-1、MARK-2、Model-1、Model-5等。不过,继电器的开关速度大约为百分之一秒,使计算机的运算速度受到很大限制。

电子计算机的开拓过程,经历了从制作部件到整机从专用机到通用机、从“外加式程序”到“存储程序”的演变。1938年,美籍保加利亚学者阿塔纳索夫首先制成了电子计算机的运算部件。1943年,英国外交部通信处制成了“巨人”电子计算机。这是一种专用的密码分析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得到了应用。

1946年2月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莫尔学院制成的大型电子数字积分计算机(ENIAC),最初也专门用于火炮弹道计算,后经多次改进而成为能进行各种科学计算的通用计算机。这台完全用电子线路执行算术运算、逻辑运算和信息存储的计算机,运算速度比继电器计算机快1000倍。这就是人们常常提到的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但是,这种计算机的程序仍然是外加式的,存储容量也太小,尚未完全具备现代计算机的主要特征。

新的重大突破是由数学家冯·诺伊曼领导的设计小组完成的。1945年3月他们发表了一个全新的存储程序式通用电子计算机方案—电子离散变量自动计算机(EDVAC)。随后于1946年6月,冯·诺伊曼等人提出了更为完善的设计报告《电子计算机装置逻辑结构初探》。同年7~8月间,他们又在莫尔学院为美国和英国二十多个机构的专家讲授了专门课程《电子计算机设计的理论和技术》,推动了存储程序式计算机的设计与制造。

1949年,英国剑桥大学数学实验室率先制成电子离散时序自动计算机(EDSAC);美国则于1950年制成了东部标准自动计算机(AC)等。至此,电子计算机发展的萌芽时期遂告结束,开始了现代计算机的发展时期。

在创制数字计算机的同时,还研制了另一类重要的计算工具——模拟计算机。物理学家在总结自然规律时,常用数学方程描述某一过程;相反,解数学方程的过程,也有可能用物理过程模拟方法,对数发明以后,1620年制成的计算尺,己把乘法、除法化为加法、减法进行计算。麦克斯韦巧妙地把积分(面积)的计算转变为长度的测量,于1855年制成了积分仪。

19世纪数学物理的另一项重大成就——傅里叶分析,对模拟机的发展起到了直接的推动作用。19世纪后期和20世纪前期,相继制成了多种计算傅里叶系数的分析机和解微分方程的微分分析机等。但是当试图推广微分分析机解偏微分方程和用模拟机解决一般科学计算问题时,人们逐渐认识到模拟机在通用性和精确度等方面的局限性,并将主要精力转向了数字计算机。

电子数字计算机问世以后,模拟计算机仍然继续有所发展,并且与数字计算机相结合而产生了混合式计算机。模拟机和混合机已发展成为现代计算机的特殊品种,即用在特定领域的高效信息处理工具或仿真工具。

20世纪中期以来,计算机一直处于高速度发展时期,计算机由仅包含硬件发展到包含硬件、软件和固件三类子系统的计算机系统。计算机系统的性能—价格比,平均每10年提高两个数量级。计算机种类也一再分化,发展成微型计算机、小型计算机、通用计算机(包括巨型、大型和中型计算机),以及各种专用机(如各种控制计算机、模拟—数字混合计算机)等。

计算机器件从电子管到晶体管,再从分立元件到集成电路以至微处理器,促使计算机的发展出现了三次飞跃。

在电子管计算机时期(1946~1959),计算机主要用于科学计算。主存储器是决定计算机技术面貌的主要因素。当时,主存储器有水银延迟线存储器、阴极射线示波管静电存储器、磁鼓和磁心存储器等类型,通常按此对计算机进行分类。

到了晶体管计算机时期(1959~1964),主存储器均用磁心存储器,磁鼓和磁盘开始用作主要的存储器。不仅科学计算用计算机继续发展,而且中、小型计算机,特别是廉价的小型数据处理用计算机开始大量生产。

1964年,在集成电路计算机发展的同时,计算机也进入了产品系列化的发展时期。半导体存储器逐步取代了磁心存储器的主存储器地位,磁盘成了不可缺少的存储器,并且开始普遍用虚拟存储技术。随着各种半导体只读存储器和可改写的只读存储器的迅速发展,以及微程序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计算机系统中开始出现固件子系统。

20世纪70年代以后,计算机用集成电路的集成度迅速从中小规模发展到大规模、超大规模的水平,微处理器和微型计算机应运而生,各类计算机的性能迅速提高。随着字长4位、8位、16位、32位和64位的微型计算机相继问世和广泛应用,对小型计算机、通用计算机和专用计算机的需求量也相应增长了。

微型计算机在社会上大量应用后,一座办公楼、一所学校、一个仓库常常拥有数十台以至数百台计算机。实现它们互连的局部网随即兴起,进一步推动了计算机应用系统从集中式系统向分布式系统的发展。

在电子管计算机时期,一些计算机配置了汇编语言和子程序库,科学计算用的高级语言FORTRAN初露头角。在晶体管计算机阶段,事务处理的COBOL语言、科学计算机用的ALGOL语言,和符号处理用的LISP等高级语言开始进入实用阶段。操作系统初步成型,使计算机的使用方式由手工操作改变为自动作业管理。

进入集成电路计算机发展时期以后,在计算机中形成了相当规模的软件子系统,高级语言种类进一步增加,操作系统日趋完善,具备批量处理、分时处理、实时处理等多种功能。数据库管理系统、通信处理程序、网络软件等也不断增添到软件子系统中。软件子系统的功能不断增强,明显地改变了计算机的使用属性,使用效率显著提高。

在现代计算机中,设备的价值一般已超过计算机硬件子系统的一半以上,其技术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计算机的技术面貌。设备技术的综合性很强,既依赖于电子学、机械学、光学、磁学等多门学科知识的综合,又取决于精密机械工艺、电气和电子加工工艺以及计量的技术和工艺水平等。

设备包括存储器和输入输出设备两大类。存储器包括磁盘、磁鼓、磁带、激光存储器、海量存储器和缩微存储器等;输入输出设备又分为输入、输出、转换、、模式信息处理设备和终端设备。在这些品种繁多的设备中,对计算机技术面貌影响最大的是磁盘、终端设备、模式信息处理设备和转换设备等。

新一代计算机是把信息集存储处理、通信和人工智能结合在一起的智能计算机系统。它不仅能进行一般信息处理,而且能面向知识处理,具有形式化推理、联想、学习和解释的能力,将能帮助人类开拓未知的领域和获得新的知识。

计算技术在中国的发展 在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上中国曾经在早期计算工具的发明创造方面写过光辉的一页。远在商代,中国就创造了十进制记数方法,领先于世界千余年。到了周代,发明了当时最先进的计算工具——算筹。这是一种用竹、木或骨制成的颜色不同的小棍。计算每一个数学问题时,通常编出一套歌诀形式的算法,一边计算,一边不断地重新布棍。中国古代数学家祖冲之,就是用算筹计算出圆周率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这一结果比西方早一千年。

珠算盘是中国的又一独创,也是计算工具发展史上的第一项重明。这种轻巧灵活、携带方便、与人民生活关系密切的计算工具,最初大约出现于汉朝,到元朝时渐趋成熟。珠算盘不仅对中国经济的发展起过有益的作用,而且传到日本、朝鲜、东南亚等地区,经受了历史的考验,至今仍在使用。

中国发明创造指南车、水运浑象仪、记里鼓车、提花机等,不仅对自动控制机械的发展有卓越的贡献,而且对计算工具的演进产生了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例如,张衡制作的水运浑象仪,可以自动地与地球运转同步,后经唐、宋两代的改进,遂成为世界上最早的天文钟。

记里鼓车则是世界上最早的自动计数装置。提花机原理刘计算机程序控制的发展有过间接的影响。中国古代用阳、阴两爻构成八卦,也对计算技术的发展有过直接的影响。莱布尼兹写过研究八卦的论文,系统地提出了二进制算术运算法则。他认为,世界上最早的二进制表示法就是中国的八卦。

经过漫长的沉寂,新中国成立后,中国计算技术迈入了新的发展时期,先后建立了研究机构,在高等院校建立了计算技术与装置专业和计算数学专业,并且着手创建中国计算机制造业。

1958年和1959年,中国先后制成第一台小型和大型电子管计算机。60年代中期,中国研制成功一批晶体管计算机,并配制了ALGOL等语言的编译程序和其他系统软件。60年代后期,中国开始研究集成电路计算机。70年代,中国已批量生产小型集成电路计算机。80年代以后,中国开始重点研制微型计算机系统并推广应用;在大型计算机、特别是巨型计算机技术方面也取得了重要进展;建立了计算机服务业,逐步健全了计算机产业结构。

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研究方面,中国在有限元计算方法、数学定理的机器证明、汉字信息处理、计算机系统结构和软件等方面都有所建树。在计算机应用方面,中国在科学计算与工程设计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在有关经营管理和过程控制等方面,计算机应用研究和实践也日益活跃。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是一门实用性很强、发展极其迅速的面向广大社会的技术学科,它建立在数学、电子学 (特别是微电子学)、磁学、光学、精密机械等多门学科的基础之上。但是,它并不是简单地应用某些学科的知识,而是经过高度综合形成一整套有关信息表示、变换、存储、处理、控制和利用的理论、方法和技术。

计算机科学是研究计算机及其周围各种现象与规模的科学,主要包括理论计算机科学、计算机系统结构、软件和人工智能等。计算机技术则泛指计算机领域中所应用的技术方法和技术手段,包括计算机的系统技术、软件技术、部件技术、器件技术和组装技术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包括五个分支学科,即理论计算机科学、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组织与实现、计算机软件和计算机应用。

理论计算机学 是研究计算机基本理论的学科。在几千年的数学发展中,人们研究了各式各样的计算,创立了许多算法。但是,以计算或算法本身的性质为研究对象的数学理论,却是在20世纪30年代才发展起来的。

当时,由几位数理逻辑学者建立的算法理论,即可计算性理论或称递归函数论,对20世纪40年代现代计算机设计思想的形成产生过影响。此后,关于现实计算机及其程序的数学模型性质的研究,以及计算复杂性的研究等不断有所发展。

理论计算机科学包括自动机论、形式语言理论、程序理论、算法分析,以及计算复杂性理论等。自动机是现实自动计算机的数学模型,或者说是现实计算机程序的模型,自动机理论的任务就在于研究这种抽象机器的模型;程序设计语言是一种形式语言,形式语言理论根据语言表达能力的强弱分为O~3型语言,与图灵机等四类自动机逐一对应;程序理论是研究程序逻辑、程序复杂性、程序正确性证明、程序验证、程序综合、形式语言学,以及程序设计方法的理论基础;算法分析研究各种特定算法的性质。计算复杂性理论研究算法复杂性的一般性质。

计算机系统结构 程序设计者所见的计算机属性,着重于计算机的概念结构和功能特性,硬件、软件和固件子系统的功能分配及其界面的确定。使用高级语言的程序设计者所见到的计算机属性,主要是软件子系统和固件子系统的属性,包括程序语言以及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网络软件等的用户界面。使用机器语言的程序设计者所见到的计算机属性,则是硬件子系统的概念结构(硬件子系统结构)及其功能特性,包括指令系统(机器语言),以及寄存器定义、中断机构、输入输出方式、机器工作状态等。

硬件子系统的典型结构是冯·诺伊曼结构,它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和输入、输出设备组成,用“指令驱动”方式。当初,它是为解非线性、微分方程而设计的,并未预见到高级语言、操作系统等的出现,以及适应其他应用环境的特殊要求。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软件子系统都是以这种冯·诺伊曼结构为基础而发展的。但是,其间不相适应的情况逐渐暴露出来,从而推动了计算机系统结构的变革。

计算机组织与实现 是研究组成计算机的功能、部件间的相互连接和相互作用,以及有关计算机实现的技术,均属于计算机组织与实现的任务。

在计算机系统结构确定分配给硬子系统的功能及其概念结构之后,计算机组织的任务就是研究各组成部分的内部构造和相互联系,以实现机器指令级的各种功能和特性。这种相互联系包括各功能部件的布置、相互连接和相互作用。

随着计算机功能的扩展和性能的提高,计算机包含的功能部件也日益增多,其间的互连结构日趋复杂。现代已有三类互连方式,分别以中央处理器、存储器或通信子系统为中心,与其他部件互连。以通信子系统为中心的组织方式,使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紧密结合,形成了计算机网络、分布计算机系统等重要的计算机研究与应用领域。

与计算实现有关的技术范围相当广泛,包括计算机的元件、器件技术,数字电路技术,组装技术以及有关的制造技术和工艺等。

软件 软件的研究领域主要包括程序设计、基础软件、软件工程三个方面。程序设计指设计和编制程序的过程,是软件研究和发展的基础环节。程序设计研究的内容,包括有关的基本概念、规范、工具、方法以及方法学等。这个领域发展的特点是:从顺序程序设计过渡到并发程序设计和分币程序设计;从非结构程序设计方法过渡到结构程序设计方法;从低级语言工具过渡到高级语言工具;从具体方法过渡到方法学。

基础软件指计算机系统中起基础作用的软件。计算机的软件子系统可以分为两层:靠近硬件子系统的一层称为系统软件,使用频繁,但与具体应用领域无关;另一层则与具体应用领域直接有关,称为应用软件;此外还有支援其他软件的研究与维护的软件,专门称为支援软件。

软件工程是用工程方法研究和维护软件的过程,以及有关的技术。软件研究和维护的全过程,包括概念形成、要求定义、设计、实现、调试、交付使用,以及有关校正性、适应性、完善性等三层意义的维护。软件工程的研究内容涉及上述全过程有关的对象、结构、方法、工具和管理等方面。

软件目动研究系统的任务是:在软件工程中用形式方法:使软件研究与维护过程中的各种工作尽可能多地由计算机自动完成;创造一种适应软件发展的软件、固件与硬件高度综合的高效能计算机。

计算机产业

计算机产业包括两大部门,即计算机制造业和计算机服务业。后者又称为信息处理产业或信息服务业。计算机产业是一种省能源、省、附加价值高、知识和技术密集的产业,对于国民经济的发展、国防实力和社会进步均有巨大影响。因此,不少国家取促进计算机产业兴旺发达的政策。

计算机制造业包括生产各种计算机系统、设备终端设备,以及有关装置、元件、器件和材料的制造。计算机作为工业产品,要求产品有继承性,有很高的性能-价格比和综合性能。计算机的继承性特别体现在软件兼容性方面,这能使用户和厂家把过去研制的软件用在新产品上,使价格很高的软件财富继续发挥作用,减少用户再次研制软件的时间和费用。提高性能-价格比是计算机产品更新的目标和动力。

计算机制造业提供的计算机产品,一般仅包括硬件子系统和部分软件子系统。通常,软件子系统中缺少适应各种特定应用环境的应用软件。为了使计算机在特定环境中发挥效能,还需要设计应用系统和研制应用软件此外,计算机的运行和维护,需要有掌握专业知识的技术人员,这常常是一股用户所作不到的。

针对这些社会需要,一些计算机制造厂家十分重视向用户提供各种技术服务和销售服务。一些独立于计算机制造厂家的计算机服务机构,也在50年代开始出现。到60年代末期,计算机服务业在世界范围内已形成为独立的行业。

计算机的发展与应用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各门学科相结合,改进了研究工具和研究方法,促进了各门学科的发展。过去,人们主要通过实验和理论两种途径进行科学技术研究。现在,计算和模拟已成为研究工作的第三条途径。

计算机与有关的实验观测仪器相结合,可对实验数据进行现场记录、整理、加工、分析和绘制图表,显著地提高实验工作的质量和效率。计算机设计已成为工程设计优质化、自动化的重要手段。在理论研究方面,计算机是人类大脑的延伸,可代替人脑的若干功能并加以强化。古老的数学靠纸和笔运算,现在计算机成了新的工具,数学定理证明之类的繁重脑力劳动,已可能由计算机来完成或部分完成。

计算和模拟作为一种新的研究手段,常使一些学科衍生出新的分支学科。例如,空气动力学、气象学、弹性结构力学和应用分析等所面临的“计算障碍”,在有了高速计算机和有关的计算方法之后开始有所突破,并衍生出计算空气动力学、气象数值预报等边缘分支学科。利用计算机进行定量研究,不仅在自然科学中发挥了重大的作用,在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中也是如此。例如,在人口普查、社会调查和自然语言研究方面,计算机就是一种很得力的工具。

计算机在各行各业中的广泛应用,常常产生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从而引起产业结构、产品结构、经营管理和服务方式等方面的重大变革。在产业结构中已出观了计算机制造业和计算机服务业,以及知识产业等新的行业。

微处理器和微计算机已嵌入机电设备、电子设备、通信设备、仪器仪表和家用电器中,使这些产品向智能化方向发展。计算机被引入各种生产过程系统中,使化工、石油、钢铁、电力、机械、造纸、水泥等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水平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上升、质量提高、成本下降。计算机嵌入各种武器装备和武器系统干,可显著提高其作战效果。

经营管理方面,计算机可用于完成统计、、查询、库存管理、市场分析、决策等,使经营管理工作科学化和高效化,从而加速资金周转,降低库存水准,改善服务质量,缩短新产品研制周期,提高劳动生产率。在办公室自动化方面,计算机可用于文件的起草、检索和管理等,显著提高办公效率。

计算机还是人们的学习工具和生活工具。借助家用计算机、个人计算机、计算机网、数据库系统和各种终端设备,人们可以学习各种课程,获取各种情报和知识,处理各种生活事务(如订票、购物、存取款等),甚至可以居家办公。越来越多的人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将与计算机发生直接的或间接的联系。普及计算机教育已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

总之,计算机的发展和应用已不仅是一种技术现象而且是一种政治、经济、军事和社会现象。世界各国都力图主动地驾驭这种社会计算机化和信息化的进程,克服计算机化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消极因素,更顺利地向高

时代的车轮即将驶进21世纪的大门。人们将怎样面向未来?无论你从事什么工作,也不论你生活在什么地方,都会认识到我们所面临的世纪是科技高度发展的信息时代。计算机是信息处理的主要工具,掌握计算机知识已成为当代人类文化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计算机技能则是人们工作和生活必不可少的基本手段。

基于这样的认识,近年来我国掀起了一个全国范围的学习计算机热潮,各行各业的人都迫切地要求学习计算机知识和掌握计算机技能。对于广大的非计算机专业的人们,学习计算机的目的是应用,希望学以致用,立竿见影,而无须从系统理论学起。

掌握计算机技能关键是实践,只有通过大量的实践应用才能真正深入地掌握它。光靠看书是难以真正掌握计算机应用的。正如同在陆地上是无法学会游泳一样,要学游泳必须下到水中去。同样,要学习计算机应用,必须坐到计算机旁,经常地、反复地操作计算机,熟能生巧。只要得法,你在计算机上花的时间愈多,收获就愈大......

平板电脑在军事领域的应用

军事领域的多媒体技术应用

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人类在高新技术领域取得的一系列重大突破和进展中,最引人注目的

是信息技术的发展。联接世界各地的高速度、大容量、多媒体、自动化的信息网络,极大地

提高了信息传输能力,在促进未来世界经济和社会生活发生深刻变革的同时,在军事领域内正

引发一场新的革命。

80年代以来,世界各地爆发了一系列高技术下的局部战争。海湾战争是用旧方式进行的

一场新武器装备战争,它是信息时代高技术战争的雏形。总结海湾战争的经验可以看出,以微

电子技术为基础,以计算机为核心,包括激光、传感器、多媒体、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内的现

代信息技术是当代影响战争和军队发展的各种新技术中具有关键性作用的高技术,是未来"对

武器装备水平以及军事力量结构的发展起第一位推动作用的技术",是这次军事革命的核心和

基础。因此,高技术战争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信息技术的战争。

随着军事技术革命的不断深入,部队的组织指挥机构已经从面向武器系统进行组织的战

斗集体转变成为面向信息系统进行组织的战斗集体。所有这一切必然提出非常严格的信息要

求,如何切实有效地收集、掌握、处理、传送和表现诸如战场环境、敌我友三方兵力编成、

武器性能、指挥员特点等纷繁复杂的信息资料,则成为未来信息高技术战争要突出解决的关

键问题。而迅速崛起的多媒体技术,由于其自身的特点,在解决上述问题中表现出不可替代的

作用,以致于随着多媒体应用的普及,在军事领域内也相应地掀起一个多媒体技术应用的热潮

一、多媒体技术在军事领域中的应用

历史上,许多新技术一出现便首先在军事领域中得到应用,多媒体技术也不例外。

目前,多媒体技术在军事领域中的应用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作战指挥与作战模拟

这方面的典型应用有作战指挥自动化(C3I)系统。该系统在情报侦察、网络信息通信、

信息处理、电子地图、电子沙盘、战场态势显示、作战方案选优、战果评估等方面均大量

用了多媒体技术。其它如多媒体作战对抗模拟系统、多媒体作战指挥远程会议系统、虚拟战

场环境等也都大量用了多媒体技术。

2.军事信息管理系统

多媒体技术主要用于军事信息查询以及在军事情报信息的集、存储、处理、传送、检

索过程中表现出的多媒体化,即分布式多媒体数据库的应用。这方面的典型应用有多媒体装

备信息管理系统、多媒体后勤支援系统、多媒体情报信息管理系统等。

3.军事教育与训练

在这方面,多媒体技术应用的实例最多。如军事院校自行研制了大量的军事基础课和专

业课的多媒体教学课件。为了节省使用实际武器装备的费用,各军兵种均研制了武器装备操

作使用的多媒体仿真模拟系统,以及武器装备维护、保养等多媒体指导与训练系统。

4.武器装备的研制、生产及应用

在武器装备研制生产过程中,由于用了多媒体数据和模型可视化技术,使武器的研制与

生产周期大大缩短,产品质量得到提高,差错率大大降低。在战斗机驾驶员座舱中,由于用

了多媒体综合控制,有效地减小了驾驶员的紧张心理,提高了作战反应能力。

5.军事与游戏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许多高档的军事型电子游戏光盘软件纷纷出现。操纵各种战斗

机的空战、驾驭舰艇的海上大战、反空袭的地空大战、两军对峙的坦克大战等,栩栩如生的

画面、绘声绘色的场景使人们在消闲中学到了现代军事技术和知识。

近年来,虚拟现实技术的出现将多媒体的应用提到了一个新的更高的境界。

从多媒体技术在军事领域中的应用模式来看,大致有三种情况:一是终端用户方式的应用

二是开发式应用模式;三是为面向军事应用而进行的开发方法与开发工具的研究。

当前,军事系统各部门、各专业都把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作为本部门学习和应用高新技术

的主要标志之一,而且这种应用的成果也最直接、最明显。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特别要注意应

用系统的开发策略与总体规划的研究,避免盲目性。这样才能使多媒体设备和资金合理投入

,所研制的系统具有开放性、升级性,其标准化、通用化程度高,互联性强。多媒体应用系统

是一个资金与技术投入均较高的工作,各单位主管部门均要统筹安排,充分发挥多媒体开发平

台和开发工具的效益,避免重复投资和浪费。

二、典型的军事多媒体应用系统

1.美军作战仿真网络SIMNET

该系统是一个分布式广域网多媒体仿真系统。这个系统将分布在美国和德国11个城市的

设备和人员用计算机网络联接成一个大的系统,如图1所示。该系统包括了约260个地面装甲

车辆仿真器和飞机飞行模拟器,以及通信网络、指挥所和数据处理设备等。通过这个系统可

以训练多兵种多层次的军事人员和团组,也可对武器系统的性能进行研究和评估。之后又在

SIMNET的基础上发展了DIS(分布式交互仿真)技术,范围扩展到包括陆、海、空各军兵种武器

平台综合仿真环境,实现了体系对抗仿真。

系统在分布交互仿真、网络接口与通信、仿真客体的表现形式和数据传输、火力与兵力

的计算生成等方面大量用了多媒体技术与虚拟现实技术。使"作战"参与者可以看到在地面

行进的坦克和装甲车,在空中飞行的直升机、歼击机和导弹,在水面和水下游弋的舰艇;可以

看到坦克行进时后面扬起的尘土和被击中时燃烧的浓烟;可以听到飞机或坦克的隆隆声由远

而近,并能从声音辨别出目标的方向和速度。参与者可以用自己驾驭的武器瞄准、射击上述

目标,也可以驾驭操纵各种仿真装备。总之,在作战或实战演习中的各种能被人感知的信息均

被系统以多媒体综合处理与表现形式再现出来,形成了一个逼真的战场环境。

2.飞行模拟器(Flight Simulator)

现代军用飞机是多种高技术集于一身的武器装备,其高性能的动力装置、精确的导航系

统及复杂的电子系统要求飞行员必须具备精湛的驾驶技术。由于在真实飞机上训练驾驶员耗

资大,又受到空域场地的限制,多年来人们都用飞行模拟器来训练飞行员。在实现飞行模拟

器的种种技术中,多媒体与虚拟现实技术占有重要而不可缺少的地位。

一般飞行模拟器由下列四部分组成:

(1)座舱系统

具有和真实飞机(所仿真的飞机)一样的布局。主要包括:

·仪表显示系统 实时显示飞机的各种飞行参数和机载系统的运行状态。

·操纵负荷子系统 给飞行员提供操纵杆、舵时的负荷力的感觉,与在真飞机上一样,随

着飞行速度、飞行高度、舵偏角大小的变化而变化。

·音响子系统 给飞行员提供如发动机噪音、气流噪音、轮胎滚动的隆隆声等各种音响

效果。

(2)视景系统

为飞行员提供座舱外的前视景象,包括机场跑道、田野、建筑物、灯光、河流、道路、

地形地貌等。还能模拟天气的能见度、雨、雪、云等气象条件以及昼夜景象、空中及地面的

活动目标的图像,使飞行员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3)运动系统

为飞行员提供了动感。通常用六自由度伺服液压系统将整个座舱托起,模拟飞机飞行

中的各种姿态。

@@50D19000.GIF;图1 SIMNET作战仿真系统网络@@

(4)计算机系统

是飞行模拟器的核心,其模拟训练软件具有对多媒体信息进行综合、实时交互、控制、

表现等多种处理的功能,是一个典型的高档多媒体计算机系统。图2是飞行模拟器的原理框图

@@50D19001.GIF;图2 飞行模拟器原理示意图@@

飞行模拟器是最早,也是最全面地运用多媒体技术的典型系统之一。由于其巨大的经济

和军事效益而得到了迅速发展。目前我国有关单位也已研制了多种型号飞机的飞行模拟器。

3.多媒体导弹仿真训练系统

该系统是一套基于多媒体技术的导弹训练仿真系统。它充分体现了多媒体技术的集成性

和交互性,使操作手摆脱了第一代训练仿真器单调乏味、以字符文本为主的交互方式,代之以

生动逼真的实弹仿真操作控制台和操作训练环境,使训练人员能以更直观生动、方便的方式

完成教学训练任务。该系统由三部分组成:

(1)操作模拟子系统

用触摸屏模拟实际操作面板。模拟面板上显示了实际操作面板的各种开关、按钮与扳

键等操作部件和系统的各种仪表、指示灯等反应体部件的图像。操作手根据操作规程(系统

可以语音形式提示)对导弹系统操作时(触摸有关操作部件的图像),相应的系统状态反应就在

反应体图像中显示出来。

(2)环境仿真子系统

逼真地显示或再现了实际操作现场的场景及各种音响效果。

(3)导弹原理与结构子系统

以多媒体形式供教员和指挥员对部队战士进行基础知识训练,是交互式课件系统。

整个系统不仅能真实再现训练场景及操作面板的外观布局,在操作训练中正确模拟各种

操作口令和控制面板上的各类响应及显示现象,还具有对错误操作系统的提示(语音及文字方

式)及评定训练成绩的功能。系统研制中用了面向对象的设计方法,所研制的系统软硬件稍

加修改即可用于其它以操作面板为主的训练器材中。

4.军队院校多媒体网络教学系统

随着军事信息高速公路建设突飞猛进的发展,军事训练和院校教育手段的现代化也加快

了步伐。用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适应现代教育思想、教育理论和教育模式的"军队院校

多媒体网络教学系统",最近在空军工程学院研制成功,并投入运行。图3是系统网络结构图。

@@50D19002.GIF;图3 系统结构图@@

系统用交换式以太网、多级树状星型拓扑结构,由三部分组成:

(1)控制台子系统 是整个系统的指挥调度部件,教师用其控制课堂的教学活动,系统的大

部分功能都是通过它来完成的。

(2)教师机子系统 是系统的主体用户——教师操作的部件,主要完成用于教学演示课件

的运行,以及诸如实物投影仪、电子白板等工具的运行。

(3)学生机子系统 是系统的客体用户——学生操作的部件,主要完成教学信息的接收及

电子举手功能等。

该系统从全面培养人才素质入手,设计并实现了网络教学平台、网上常用操作、课件管

理等三个方面的系统功能。系统通过网络将传统机房或电脑教室的微机、各专业教室的电化

教学设备联成一个整体,从而实现了各种软件教学共享,尤其是各种教学课件的多媒体信

息能通过网络传输实现共享,从而实现了教学中的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使

整个教学过程生动、直观、形象,提高了教学质量。网络与全军和国家教育科研网联网后可

进行远程多媒体教学。系统在多媒体信息综合处理、实时传输、控制及表现等方面克服了一

些技术难点,达到了实时性的要求。

三、展望

在军事领域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已从武器模拟仿真领域发展到作战指挥、军事信息工

程、教育训练、武器装备革新直至办公自动化等各个方面,应用前景日益广阔。但是,我们也

应看到,多媒体技术还是一门新兴技术,无论在其基础理论技术还是开发方法和工具平台等方

面都还处于逐步发展完善之中,也还有许多难题需要攻关解决。当然,目前距离多媒体技术的

最终目标——多维信息处理的"人性化"(或适人化)还相差甚远。随着越来越多的军事技术人

员投身于多媒体技术的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中来,可以预计,在不远的将来,多媒体技术在军

事领域中的应用水平必将迈上一个新的台阶,多媒体必将为新军事革命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

献。

什么是计算机

一、 什么是计算机

计算机(Computer)是一种能接收和存储信息,并按照存储在其内部的程序(这些程序是人们意志的体现)对输入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然后把处理结果输出的高度自动化的电子设备。

二、 电子计算机的诞生

1、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ENIAC,1946年2月在美国诞生,它不具备现代计算机的主要原理特征--存储程序和程序控制。

2、世界上第一台按存储程序功能设计的计算机EDVAC,美国1946年开始设计,1950年研制完成。

3、世界上第一台实现存储程序功能的计算机EDSAC,英国1947开始设计,1949年5月投入运行。

三、 计算机的发展

电子计算机的发展按电子逻辑器件可划分为4个阶段:

1、第一代计算机(从ENIAC问世~20世纪50年代初期),电子管时代,用光屏管或汞延时电路作存储器,输入输出用穿孔纸带或卡片。软件处于初始阶段,没有系统软件,语言只有机器语言或汇编语言。应用以科学计算为主。

2、第二代计算机(20世纪50年代中期~20世纪60年代中期),晶体管时代,用磁芯和磁鼓做存储器,产生了高级程序设计语言和批量处理系统。应用领域扩大至数据处理和事务处理,并逐渐用于工业控制。

3、第三代计算机(20世纪60年代中期~20世纪70年代初期),中小规模集成电路时代,主存储器开始用半导体存储器,外存储器有磁盘和磁带,有了操作系统和标准化的程序设计语言和人机会话式的Basic语言。不仅应用于科学计算,还应用于企业管理、自动控制、设计和制造等领域。

4、第四代计算机(20世纪70年代中期至今),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时代,计算机的应用涉及各个领域如办公自动化、数据库管理、图像识别、语音识别、专家系统,并且进入了家庭。

四、 计算机分类

计算机可按用途、规模或处理对象等多方面进行划分。

1、按用途划分

(1)通用机:适用解决多种一般问题,该类计算机使用领域广泛、通用性较强,在科学计算、数据处理和过程控制等多种用途中都能适应。

(2)专用机:用于解决某个特定方面的问题,配有为解决某问题的软件和硬件,如在生产过程自动化控制、工业智能仪表等专门应用。

2、按规模划分

(1)巨型计算机:应用于国防尖端技术和现代科学计算中。巨型机的运算速度可达每秒百万亿次,研制巨型机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实力和科学水平的重要标志。

(2)大/中型计算机:具有较高的运算速度,每秒可以执行几千万条指令,而且有较大的存储空间。往往用于科学计算、数据处理或作为网络服务器使用。

(3)小型计算机:规模较小、结构简单、运行环境要求较低,一般应用于工业自动控制、测量仪器、医疗设备中的数据集等方面。小型机在用作巨型计算机系统的机方面也起了重要作用。

(4)微型计算机:中央处理器(CPU)用微处理器芯片,体积小巧轻便,广泛用于商业、服务业、工厂的自动控制、办公自动化以及大众化的信息处理。

(5)工作站:以个人计算环境和分布式网络环境为前提的高机能计算机,工作站不单纯是进行数值计算和数据处理的工具,而且是支持人工智能作业的作业机,通过网络连接包含工作站在内的各种计算机可以互相进行信息的传送,、信息的共享,负载的分配。

(6)服务器:在网络环境下为多个用户提供服务的共享设备,一般分为文件服务器、打印服务器、计算服务器和通信服务器等。

3、按处理对象划分

(1)数字计算机:计算机处理时输入和输出的数值都是数字量。

(2)模拟计算机:处理的数据对象直接为连续的电压、温度、速度等模拟数据。

(3)数字模拟混合计算机:输入输出既可是数字也可是模拟数据。

五、 计算机的特点

计算机是一种高度自动化的信息处理设备。主要特点有处理速度快、计算精度高、记忆能力强、可靠的逻辑判断能力、可靠性高,通用性强。

1、处理速度快:计算机的运算速度用MIPS(每秒钟执行多少百万条指令)来衡量。

2、计算精度高:数的精度主要由表示这个数的二进制码的位数决定。

3、记忆能力强:存储器能存储大量的数据和计算机的程序。

4、可靠的逻辑判断能力:具有可靠的逻辑判断能力是计算机的一个重要特点,是计算机能实现信息处理自动化的重要原因。

5、可靠性高,通用性强。

六、 计算机的性能指标

计算机的主要技术性能指标有主频、字长、内存容量、存取周期、运算速度及其他指标。

1、主频(时钟频率):是指计算机CPU在单位时间内输出的脉冲数。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计算机的运行速度。单位MHz。

2、字长:是指计算机的运算部件能同时处理的二进制数据的位数。字长决定了计算机的运算精度。

3、内存容量:是指内存贮器中能存贮的信息总字节数。能常以8个二进制位(bit)作为一个字节(Byte)。

4、存取周期:存贮器连续二次独立的"读"或"写"操作所需的最短时间,单位来纳秒(ns,1ns=10-9s)。存储器完成一次"读"或"写"操作所需的时间称为存储器的访问时间(或读写时间)。

5、运算速度:是个综合性的指标,单位为MIPS(百万条指令/秒)。影响运算速度的因素,主要是主频和存取周期,字长和存储容量也有影响。

其他指标:机器的兼容性(包括数据和文件的兼容、程序兼容、系统兼容和设备兼容)、系统的可靠性(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MTBF)、系统的可维护性(平均修复时间MTTR)、机器允许配置的外部设备的最大数目、计算机系统的汉字处理能力、数据库管理系统及网络功能等。性能/价格比是一项综合性评价计算机性能的指标。

七、 计算机的应用领域

计算机的应用范围,按其应用特点可分为科学计算、信息处理、过程控制、计算机系统、多媒体技术、计算机通信、人工智能。

1、科学计算:指计算机应用于完成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中所提出的数学问题(数值计算)。一般要求计算机速度快、精度高,存储容量相对大。科学计算是计算机最早的应用方面。

2、信息处理:信息处理主要是指非数值形式的数据处理,包括对数据资料的收集、存储、加工、分类、排序、检索和发布等一系列工作。信息处理包括办公自动化(OA)、企业管理、情报检索、报刊编排处理等。特点是要处理的原始数据量大,而算术运算较简单,有大量的逻辑运算与判断,结果要求以表格或文件形式存储、输出。要求计算机的存储容量大,速度则不怎么要求。信息处理目前应用最广,占所有应用的80%左右。

3、过程控制:把计算机用于科学技术、军事领域、工业、农业等各个领域的过程控制。且计算机控制系统中,需有专门的数字-模拟转换设备和模拟-数字转换设备(称为D/A转换和A/D转换)。由于过程控制一般都是实时控制,有时对计算机速度的要求不高,但要求可靠性高、响应及时。

4、计算机系统:有计算机教学(CAI)、计算机设计(CAD)、计算机制造(CAM)、计算机测试(CAT)、计算机集成制造(CIMS)等系统。

5、多媒体技术,:把数字、文字、声音、图形、图像和动画等多种媒体有机组合起来,利用计算机、通信和广播电视技术,使它们建立起逻辑联系,并能进行加工处理(包括对这些媒体的录入、压缩和解压缩、存储、显示和传输等)的技术。目前多媒体计算机技术的应用领域正在不断拓宽,除了知识学习、电子图书、商业及家庭应用外,在远程医疗、会议中都得到了极大的推广。

6.、计算机通信:是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结合的产物,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将处在不同地域的计算机用通讯线路连接起来,配以相应的软件,达到共享的目的。

7、人工智能:研究解释和模拟人类智能、智能行为及其规律的一门学科。其主要任务是建立智能信息处理理论,进而设计可以展现某些近似于人类智能行为的计算系统。人工智能学科包括:知识工程、机器学习、模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智能机器人和神经计算等多方面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