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想研发电脑系统更新时间-联想电脑最新系统版本
1.联想电脑安装win10系统蓝屏
2.详细介绍下 联想 这个品牌
3.最好笔记本电脑排名前十的品牌
4.联想电脑有哪些竞争优势和弱点?
联想电脑安装win10系统蓝屏
1、应该是集显和独显不兼容引起的,你要在电脑属性里,高级系统设置,把硬盘标签里的。
2、设备安装设置关闭,然后自己手动打驱动,只打集显。
3、目前WIN10 刚 放出来,驱动兼容还没有完善,以后应该会好的!
1、Windows 10 是美国 微软公司所研发的新一代跨平台及设备应用的 操作系统。
2、Windows 10是 微软发布的最后一个独立Windows版本,下一代Windows将作为更新形式 出现。
3、Windows 10共有7个发行版本,分别面向不同用户和设备。
4、2017年4月11日(美国时间),微软发布Windows 10 创意者更新(Creators Update,Build 15063)正式版系统。
5、这款系统是继之前首个正式版、秋季更新版、一周年更新版之后的第四个正式版,也是目前为止最为成熟稳定的版本。、
6、2017年5月12日,微软宣布将在2017年秋季推出的Windows 10 Creators Update中推出名为Timeline的新功能。
7、这项功能可以帮用户退回至过去,找回以往进行的工作,并继续当时的工作。
详细介绍下 联想 这个品牌
联想集团成立于1984年,由中科院计算所投资20万元人民币、11名科技人员创办,到今天已经发展成为一家在信息产业内多元化发展的大型企业集团。2001年营业额达到206亿元,目前拥有员工11200余人,于1994年在香港上市(股份编号992),是香港恒生指数成份股。2002年第二季(即4至6月),联想电脑的市场份额达27.7%(数据来源:IDC),从1996年以来连续6年位居国内市场销量第一,并连续9个季度获得亚太市场(除日本外)第一(数据来源:IDC);2002年第二季度,联想台式电脑销量首次进入全球前五,其中消费电脑世界排名第三。
在哈佛大学商学院的案例库里,中国企业只有两家,其一就是联想。在这个名为《中国科技的奇迹——联想在中国》的案例中,哈佛经济学家认为,在全球所有的发展中国家里,还没有哪个国家拥有一家全球知名的信息技术企业,除了中国,除了联想。
17年以来,从一间传达室到现代化的办公大厦,从11名技术人员到上万名员工,从初始资金20万元到年营业额超过280亿元,从坐在外国产品代理的末排座位到成为亚太第一,从
名不见经传到成为国内电脑行业的“龙头老大”,联想集团创造了中国企业发展的一个奇迹。
无论是董事局主席柳传志,还是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杨元庆,都把联想的成功归结于两个字:“创新”。他们不约而同地强调,正是源源不断的、可持续的创新造就了“联想奇迹”。
“没有机制创新,一切创新都是散金碎银”
柳传志常常兴致勃勃地讲起他的“房子理论”:企业管理就像一座房子——运作层面的管理是“屋顶”,流程层面的管理是“围墙”,而基础层面的管理则是“地基”。只有把“地基”夯实了,整个房子才有可能建好。“把土夯实了再撒另一把土。”
那什么才是企业的“地基”呢?柳传志认为就是机制与理念。他说:“为什么一些企业有了一次好主意之后,下一次就没有了?因为他们没有好的机制和不断发展的理念,而这才是不断产生好主意的源泉啊。”柳传志认为,所有的创新都是以机制创新为基础的,没有这条线,一切创新都是散金碎银。
杨元庆也认为,转化机制是发展核心技术的基础,只有好的机制和管理,才能保证源源不断地产生新技术,源源不断地转化为新产品,进而不断发展成为有规模、有实力的企业。
早在1984年,联想就向上级单位——中国科学院争取到了决策权、人事权和财务权,进而分“几步走”完成了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对接,通过转变根本机制实现了这个国有大企业的“软着陆”。1994年,作为国有民营体制的联想,创造性地成立了员工持股会,将35%的分红权分到每个员工身上,并在200 0年将其转化为股权,使员工真正成为企业的主人,这是联想得以再次腾飞的动力。在联想历史上,这次股权变动被称为“值得树碑立传的35%”。
企业经营机制转变后,联想开始完善其独有一套管理理念,柳传志把它叫作“我的管理三要素”。首先是建班子,用一个有威信、有激情的领导班子,去激励一层又一层的员工;其次是定战略,让每一个人都清楚企业的远景、目标和发展路线;第三是带队伍,使企业获得源源不断的人才,做到后继有人。这三个要素,使联想免受了很多损失,并推动联想不断走向成功。
“技术创新是最耀眼的一颗珍珠”
柳传志是一个爱打比方的人,他把各种创新比作一颗颗珍珠,而管理理念就如同一根金线,把它们串成一条精美的项链。
第一颗珍珠就是在1996年以前疏通物流系统,展开“价格战”从而降低库存。众所周知,电脑就像鲜水果,是不能多放的。积压时间越长、数量越多,就越没有竞争优势。联想在国内第一个推出了万元以下的电脑,一举打破过去由外国公司主导市场的局面,很快成为国内电脑销量第一。
但联想同时意识到:这样做下去很容易变成家电价格战那样,因此必须提高产品毛利。这就诞生了第二颗珍珠——“贸工技”的发展道路。要提高毛利,就必须从技术入手;想搞技术,却没有资金,又不了解市场,怎么办?只有先搞“贸”,也就是规模经销,通过“贸”掌握市场开发、物流运作、资金管理、销售网络建设与售后服务等一系列企业管理的基本功,在此基础上形成规模制造,也就是“工”。“贸”与“工”的充分结合打通了将技术变成金钱的各个环节,推动了技术创新。就这样,“弱小”的联想在当时竞争极为激烈的IT市场中不仅活了下来,而且达到百亿元的规模,组成千人的研发团队。
接着,联想将“企业推”变成“市场拉”,随时根据市场变化进行定价,形成连供应商都得跟在后面不断调整的“弹性生产供应模式”。杨元庆说到这项“安全库存结合按订单生产”的创举时,总是神采飞扬:“这个灵感来自于计算机CPU、内存与高速缓存之间的关系。用户订单就是CPU,要求速度相当快;而按订单生产就像内存,速度较慢;所以把用户经常大规模采购的品种先大量生产出来放到安全库存中,就像一个高速缓存区,将80%以上的订单命中在这里,既能马上满足产品数量又能满足用户要求的个性。”
如果说弹性模式是第三颗珍珠,那么第四颗就是组织结构的创新了。最初,各部门之间只强调各自的权力和职责,甚至企划部不用和市场部商量就能定价。1994年起,联想将十几个部门整合成了产供销一条龙的微机事业部,也就是联想电脑公司的前身。当时29岁的杨元庆,当上了这个部门的总经理,果断地把直销转为分销方式,力挽狂澜,抵住了外国电脑公司的“大兵压境”。
在这串“项链”里,技术创新无疑是最耀眼的一颗珍珠。从只着眼于打字、计算、玩游戏,到倡导“应用电脑”、“功能电脑”,甚至“一键上网”、“家庭数码港”,联想开始向技术驱动型企业转型。此后,又有一系列的创新出台,真是“大珠小珠落玉盘。”
联想是一个“没有天花板的舞台”
站在高高的台子上,背对着台下张开双臂、排成一排的同事们,品牌推广部的王桂馨鼓足勇气笔直地向后倒了下去……从这一刹那起,她学会了信任别人。这就是联想每个新员工都曾经历的“入门培训”。
“除了‘信任’,还要学会‘分享’。在联想每个人学到点东西,都想马上告诉别人,想当老师。”培训中心的吴晓蓉给我们讲了一个故事:
员工唐长军自己搞了一个“FAST学习加油站”,他每天早上都会把一些小故事、小知识用电子邮件发给所有的朋友,这些朋友又会转发给自己的朋友。久而久之,很多部门的同事虽然没见过唐长军,但都和他分享过获得新知的快乐。打开他的电子邮箱,一连串的《FAST学习加油站第XX站》映入眼帘,标题也是各式各样,《用另一只眼来学习》、《成功是什么》、《有效的学习模式》、《每天进步一点点》、《把木梳卖给和尚》……
唐长军认为,帮助别人是件快乐的事,把知识表达给别人的同时也能加深自己的记忆和理解;而坚持每天都做,也是对自己毅力的一种考验。更重要的是,这种形式使他对“知识”有了新的认识:“人们都知道‘钱财乃身外之物’,其实从某种意义上说‘知识也是身外之物’,捂着、藏着都没有用,只有理解了、会用了,才是自己的。所以分享知识,于人于己都有好处。”
联想深知,高科技企业之争其实是人才之争,只有把握住优秀的人才,才能在竞争中拥有握紧的拳头。以“会用人”著称的柳传志认为,企业就像一个“木桶”,其“容水量”取决于木板中最短的那块。如何用人、留人,决定着企业能否持续创新、持续发展。
最好笔记本电脑排名前十的品牌
这个排行榜没有用,因为一分价钱一分货,便宜的肯定是没有贵的好!
我个人认为在大陆
第一位肯定是苹果的,毋庸置疑,永远是领跑者!
第二个是日系品牌,包括SONY 东芝 富士通以及没有在大陆上市的NEC这些,虽然不可否认很多产品确实存在些小问题,但是整体还是相当优秀的!
第三个是神舟,作为价格屠夫,让笔记本不再成为很贵的东西,走进千家万户
第四个是联想,当然不能把收购过来的Thinkpad算,毕竟不是联想自己的,不能以买来的东西自豪,联想的Ideapad和昭阳 天逸都是可以的
第五个是DELL,作为可选择性最高的产品,使用范围相当广泛
第六个是HP,虽然HP的低端质量不好,但是高端精品的外观和做工相当不错!
第七个是国内的华硕 acer,做为全球销量很大的廉价笔记本,只能以价钱赢得市场,质量上的很一般
第八个是方正海尔这些,基本上市场占有率不大,但是还是可以拿到很小的一小部分份额
其他的不说了,也没有了,免检名牌不代表就好,伊利蒙牛同样是中国名牌和国家免检,质量不还是那样,一般以笔记本或者说以PC为主要业务的产品都可以选择,比如DELL HP 神舟 联想 苹果 acer……都是可以的,其他的非专业的还是慎重考虑,毕竟不是利润的主要来源,投入的资金和人力物力都不会很多!第一名:苹果
由史蒂夫·乔布斯、斯蒂夫·沃兹尼亚克和RonWayn在1976年4月1日创立于美国,在高科技企业中以创新而闻名,核心业务为电子科技产品,全球高端电脑与音视频便携媒体制造商,世界十大笔记本电脑品牌,苹果股份有限公司。pc机之外的"世外高人",可以这么理解,苹果公司=精简的IBM加上精简的微软。因为原来只有白色,俗称"小白"。如果说,IBM是最实用强悍的笔记本,那么,苹果就是最艺术的最火星的笔记本了,当然,价格也很"艺术"。总部位于加利福尼亚州的库比蒂诺,知名的产品有AppleII、Macintosh电脑、Macbook笔记本电脑、iPod音乐播放器、iTunes商店、iMac一体机、iPhone手机和iPad平板电脑等
第二名:联想
联想(HKSE:992,ADR:LNVGY)是一家营业额达340亿美元的个人科技产品公司,是全球第一大个人电脑厂商之一,也是PC+产品领域新晋领导厂商。
第三名:华硕
华硕电脑股份有限公司是全球领先的3C解决方案提供商,致力于为个人和企业用户提供最具创新价值的产品及应用方案。全球员工十万余名,拥有世界顶级研发设计团队,年营业额211.7亿美金。2007-2009连续三年跻身《财富》500强,成为最年轻的世界500强企业之一;1998-2009年连续十二年被美国《商业周刊》列为全球IT百强企业,更被《华尔街日报》评为台湾品质与服务第一名。
联想客户遍布全球160多个国家,凭借创新的产品、高效的供应链和强大的战略执行,联想专注于为全球用户提供卓越的个人电脑和移动互联网产品。
集团由联想及前IBM个人电脑事业部所组成,在全球开发、制造和销售可靠、优质、安全易用的科技产品及优质专业的服务,产品线包含Think品牌商用个人电脑、Idea品牌的消费个人电脑、服务器、工作站以及包括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等的一系列移动互联网终端。
联想为《财富》世界500强之一,集团在日本大和、中国北京、上海、深圳及美国北卡罗莱纳州罗利均设有重点研发中心。
第四名:thinkpad
联想集团有限公司,ThinkPad,笔记本电脑十大品牌,原IBM旗下便携式电脑品牌由联想收购,全球商用笔记本市场销量领先品牌,全球最具价值品牌之一,世界500强企业,全球著名电脑厂商
ThinkPad,中文名为"思考本",在2005年以前是IBMPC事业部旗下的便携式计算机品牌,凭借坚固和可靠的特性在业界享有很高声誉。在Lenovo收购IBMPC事业部之后,ThinkPad商标为Lenovo所有。ThinkPad自问世以来一直保持着黑色的经典外观并对技术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如:TrackPoint(指点杆,俗称小红点)、ThinkLight键盘灯、全尺寸键盘和APS(ActiveProtectionSystem,主动保护系统)。俗称"小黑",一成不变的颜色和样式,追求性能、便携、稳定、可用的笔记本爱好者的首选佳作。
第五名:索尼
索尼(中国)有限公司-VAIO,笔记本电脑十大品牌,索尼公司旗下个人电脑著名品牌,笔记本电脑行业领先品牌,世界上民用及专业视听产品、游戏产品、通讯产品、关键零部件和信息技术等领域的先导企业之一
VAIO全称为"VisualAudioIntelligenceOrganizer(影音智合)",商标上的VA-代表模拟信号的弦波,IO-代表数字信号的1和0,象征着从模拟时代向数字时代的跨越,意味深远。
VAIO,是世界上民用及专业视听产品、游戏产品、通讯产品、关键零部件和信息技术等领域的先导之一的索尼(SONY)公司旗下的个人电脑子品牌。自1996年的推出第一款笔记本电脑以来,以其时尚的外观设计与独特的使用体验在用户和业界中一直获得高度的认可。VAIO产品线丰富,经典机型层出不穷,广泛覆盖便携商务,炫彩时尚与家庭娱乐等领域,是业界时尚与科技的引领者与标杆。
VAIO笔记本电脑始于1996年9月,第一台推出的笔记本电脑是PCG-505,采用了当时极为罕见的金属材质机身和银+紫的配色,就算以今天的眼光来看,它仍然是一款非常轻薄的小机器,PCG-505的出现突破了当时市场上笔记本电脑的呆板设计,极大地刺激了个人笔记本电脑市场的成长。
它是流行与时尚的象征!总是能把握住世界上时髦的东西。感觉质量比东芝差点,但是绝对漂亮,尤其是女孩非常喜欢。看看《无间道》和《伤城》都可以发现它的影子!
第六名:惠普
惠普公司(Hewlett-Packard,简称HP)是一家来自美国的资讯科技公司,成立于1939年,主要专注于生产打印机、数码影像、软件、计算机与资讯服务等业务。惠普由斯坦福大学的两位毕业生威廉·休利特及戴维·帕卡德创办,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以及一系列收购活动,现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科技企业之一,在打印及成像领域和IT服务领域都处于领先地位。
第七名:戴尔
戴尔(中国)有限公司,PC电脑十大品牌,笔记本电脑十大品牌,十大电源适配器品牌,全球知名品牌,世界财富500强,全球领先的IT产品提供商,全球最受仰慕的公司之一,全球最大五百家公司之一,全球最大的直销个人电脑公司。
总部设在德克萨斯州奥斯汀(Austin)的戴尔公司于1984年由迈克尔o戴尔创立。作为全球领先的IT产品及服务提供商戴尔公司,致力于倾听客户需求,提供客户所信赖和注重的创新技术与服务。受益于独特的直接经营模式,戴尔在全球的产品销量高于任一家计算机厂商,并因此在财富500强中名列第25位。戴尔之所以能够不断巩固其市场领先地位,是因其一贯坚持直接销售基于标准的计算产品和服务,并提供最佳的客户体验。在过去的四个财季中,公司营业额达到了574亿美元。戴尔公司目前在全球共有约75,100名雇员。
第八名:宏碁
来自台湾,同样是性价比非常好的机器。宏碁集团(acer)创立于1976年,是全球第二大个人电脑品牌,同时也是全球第二大笔记本电脑品牌。
宏碁以性价比优势在2011年销量占据全球第2名,它是欧洲销量冠军!同样配置下比华硕便宜500,但同时质量比华硕差些!而且华硕老总也是从宏基走出去的。秉持"创新关怀"的企业理念,主要从事自主品牌的笔记本电脑、台式机、液晶显示器、服务器及数字家庭等产品的研发、设计、行销与服务,持续提供全球消费者易用、可靠的资讯产品。
第九名:三星
韩国三星集团,三星(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手机十大品牌,液晶电视十大品牌,家电十大品牌,韩国最大的企业集团,世界500强企业,世界著名的跨国公司,集电子、机械、化工、金融及贸易服务为一体的集团,全球消费电子领域龙头企业。
三星电子的企业名称"三星"具有"大、明亮、闪耀的三颗星"之意,其中"三"在汉字词中意为"大、强","星"蕴含着"明亮、高远、闪烁"的这一愿望。三星标志的设计强调柔和与简洁,将象征宇宙和世界舞台的椭圆形稍加倾斜处理,突出动态和创新的形象。而且"S"与"G"的开放部分表示内外相通,从中蕴含着与世界同呼吸、为人类社会做贡献的意志。
三星电子业务涉及多个领域,主要包括半导体、移动电话、显示器、笔记本、电视机、电冰箱、空调、数码摄像机以及IT产品等。三星电子在动态存储器、静态存储器、CDMA手机、电脑显示器、液晶电视、彩色电视机等近20种产品中保持着世界市场占有率第一的位置。三星电子生产的LEDTV及各种电视产品、GalaxyS(i9000)手机等受到消费者的青睐。不仅如此,三星电子的存储器半导体广泛应用于世界各地的各种电子产品。
第十名:神舟
深圳市神舟电脑股份有限公司的前身是深圳市神舟电脑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是一家以IT、IA为主业,以电脑技术开发为核心,集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高科技企业。在11年的时间里,神舟电脑走过了一条从创立自有品牌的电脑整机,到实现自主研发生产高性能笔记本电脑、台式电脑、屏式电脑、平板电脑、液晶显示器和智能电视及其周边设备的发展之路。目前,神舟电脑总资产近30亿元人民币,拥有深圳市神舟新锐电脑设备有限公司、深圳市神舟创新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新舟科技有限公司、昆山神舟电脑有限公司以及神舟电脑香港有限公司等5家下属子公司。
联想电脑有哪些竞争优势和弱点?
一.使命与价值观
企业定位
· 联想从事开发、制造及销售最可靠的、安全易用的技术产品。
· 我们的成功源自于不懈地帮助客户提高生产力,提升生活品质。
使命:为客户利益而努力创新
· 创造世界最优秀、最具创新性的产品
· 像对待技术创新一样致力于成本创新
· 让更多的人获得更新、更好的技术
· 最低的总体拥有成本(TCO),更高的工作效率
核心价值观
· 成就客户—致力于客户的满意与成功
· 创业创新—追求速度和效率,专注于对客户和公司有影响的创新
· 精准求实—基于事实的决策与业务管理
· 诚信正直—建立信任与负责任的人际关系
二.全球PC领导企业
新联想是一家极富创新性的国际化的科技公司,由联想及原IBM个人电脑事业部所组成。
作为全球个人电脑市场的领导企业,联想从事开发、制造并销售最可靠的、安全易用的技术产品及优质专业的服务,帮助全球客户和合作伙伴取得成功。
我们成功的基础是让客户实现他们的目标:工作高效、生活丰富多彩。
我们的价值观
联想公司及员工郑重承诺,以下四个核心价值观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基础:
成就客户——致力于客户的满意与成功
创业创新——追求速度和效率,专注于对客户和公司有影响的创新
精准求实——基于事实的决策与业务管理
诚信正直——建立信任与负责任的人际关系
秉承锐意创新与追求卓越的传统
联想的创新精神和IBM个人电脑事业部不断寻求突破的传统在今天的联想得到了延续,新联想将是一个具有全球竞争力的IT巨人。
在全球范围内,联想为客户提供屡获殊荣的ThinkPad笔记本电脑和ThinkCentre台式机,并配备了ThinkVantage Technologies软件工具、ThinkVision显示器和一系列PC附件和选件。
在中国,联想个人电脑产品的市场份额达近三分之一。凭借其领先的技术,易用的功能、个性化的设计以及多元化的解决方案而广受中国用户欢迎。联想已连续8年保持中国排名第一。联想还拥有针对中国市场的丰富的产品线,包括移动手持设备、服务器、外设和数码产品等。
三.联手IBM,提供完整解决方案
联想和IBM结成了旨在为企业客户提供最佳体验的战略联盟。双方达成了具有重大意义的长期协议,据此,客户可以享受到IBM世界级的客户服务机构和全球融资机构的服务,联想还可利用IBM强大的全球代理和销售网络。
联想的客户可以依靠整个IBM团队——包括销售、服务和金融团队——得到IBM全面的端到端IT解决方案。作为5年承诺的一部分,IBM还将向联想提供服务保证,并向联想的客户提供租赁和融资安排。通过这一长期合作关系,客户将以最低的总体拥有成本获得最好的产品。
众多的研发人才
新联想的客户将从联想与IBM个人电脑事业部卓越的研发能力中受益。新联想设在中国、日本和美国的全球研发中心为全球PC技术的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新联想人才济济,他们赢得了数百项技术和设计奖项——包括2000多项专利——而且开创了诸多个业界第一,当然,未来还将有更多。
联想研发团队的最终目标是改善个人电脑拥有者的整体体验,同时降低总体拥有成本。这一承诺使联想在竞争中独树一帜,吸引了那些要求真正通过创新提高生产力的个人电脑客户。
四.全球公民
联想承诺成为一名负责和积极的企业公民,不断改善经营,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联想坚信企业是社会的一个重要部分,并致力于与员工和当地社会一道改善人们工作和生活的质量。
2003年,在中国非典肆虐的巅峰时期,联想捐款支持预防这一疾病,此外,联想员工也踊跃捐款。2005年,联想向南亚海啸受灾国捐款。
联想还积极支持中国的体育和健身事业。1999年,联想赞助了中国国家女子足球队,两年后,又赞助北京成功申办2008年奥运会。
肩负社会责任和热心慈善事业是联想和IBM的个人电脑事业部秉承的共同价值观。IBM的个人电脑事业部向全球许多非赢利组织捐赠ThinkPad笔记本电脑和ThinkCentre台式机,其员工也为当地事业志愿工作数千小时。
国际奥委会全球合作伙伴
放眼全球,联想集团于2004年作为第一家中国企业成为国际奥委会全球合作伙伴。作为国际奥委会的全球赞助商,联想集团将为2006年都灵冬季奥运会和2008年北京奥运会独家提供台式电脑、笔记本、服务器、打印机等计算技术设备以及资金和技术上的支持。这些大型体育营销计划将帮助联想将其品牌推向世界。
五.联想的研发方向:
下一代个人计算设备的架构及系统设计
在个人计算设备从台式电脑到笔记本到手持终端的转变过程中,为满足新的用户需求而研究新的计算平台、新的数据访问存储结构以及新的应用体系架构,并设计出创新的下一代计算设备
信息安全
在芯片、硬件、操作系统、应用软件等多个技术层次进行安全方面的研究,开发各种设备、工具、策略、协议技术和算法,为新一代PC提供网络安全、主机安全、数据安全的一体化解决方案。 包括系统安全和数据保护。
协同计算技术
以先进的计算技术和通信技术相互融合为基础,研究以计算机、电视机和手机等多种智能数字设备及其应用之间的智能互联、资源共享和协同服务问题,构建以标准化协议为核心的协同计算架构,研发创新的多种设备关联应用模式及相关的实现技术和解决方案。
计算、宽带和无线通讯、服务(应用)的无缝整合技术
有线和无线宽带连接越来越普及,连接速度质量也越来越高,各种连接技术服务也逐渐进行整合,与关键后台服务一体的计算终端的研究和设计,以及相关技术的研究,大大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并由此产生创新的业务模式。
创新设计和用户研究
专注于用户研究的理论、方法及技术 ,保持理论方法创新上的国际领先水平。针对个人计算设备、通讯设备以及消费电子设备,以用户导向为理念,挖掘用户需求,研究人机交互设计技术,并对产品进行可用性评估。
片上系统设计
计算机、手机和消费电子的融合带来了新的用户需求,为满足这些需求研究新的低功耗、低成本的芯片设计技术,并为产品部门开发各种集成计算能力、多媒体处理能力、无线连接能力、安全保护于一体的系统芯片。
高可靠技术
研究计算机的设计技术,包括计算平台,应用平台,结构设计,散热设计以及材料技术的研究,设计具有超高可靠性的计算机和笔记本,满足用户对可靠性的高要求,并为特殊市场设计计算机。
多媒体处理技术
研究计算机的设计技术,包括计算平台,应用平台,结构设计,散热设计以及材料技术的研究,设计具有超高可靠性的计算机和笔记本,满足用户对可靠性的高要求,并为特殊市场设计计算机。
~~~~~~~~~~~~~~~~~~~~~~~~~~~~~
一.联想的不确定未来
联想的未来在哪里?
“联想的高层们提到了两个目标,一个是国际化,一个是多元化。我们认为,联想的国际化与多元化战略很正确,但是等待条件成熟还需要一段时间,近期我想我们是看不到他们在这两个方面会有大的突破。”HENRYKING说。
他举例说,高盛所关注的另一家台湾IT企业,宏鹮就是一个先例。早在十年前,宏鹮就提出了要国际化的口号,但是经过了长长的十年,投入无数的成本、遇到无数的挫折、不断地学习和磨练,宏鹮才取得现在这样的一种局面。
对于联想来说,国际化显然也只能是一个位于远处地平线上的“远景”。HENRYKING认为,从近期来看,联想的国际化未必会给他们带来可见的收益,但是增加成本却是可能的,包括未来花在对欧洲市场的渗透,以及可能的并购上的费用。
而“多元化”战略则更是一个语焉不详的联想战略。杨元庆在2月18日的业绩发布会后,即向分析师们坦承,联想将有限的资源过度分散到了太多的业务层面上。以前的联想或许可以这样做,因为资源的投入可以有一个相当长的回收期。但是对于备受投资者关注的一家上市公司,资源的投入与回报期却是有限的。
实际上,联想这次发布的战略调整,决定将公司的有限资源专注在PC及PC相关业务,根本就是对以前多元化战略的一次彻底颠覆。
“目前除了笔记本和手持设备,联想缺少多元化的产品。”HENRY KING在电话里对记者说,“IT服务产品这一块也不再是联想的重点了。”
那么,联想的出路究竟在何方?
“专注于市场。”记者采访的几位分析师们有相当一致的建议。高盛的分析师说,从这个角度来说,联想退出主机板制造,专注于PC核心产品业务和手持设备业务,大幅度调整分销渠道与相应的企业组织架构,起码方向上是正确的,但是还需要看实际效果。
巴黎百富勤的分析师则指出,从分销转向直销的一个缺点就是,将会一定程度上增加企业的运营成本。
“制造永远不是最重要的。在成熟产品市场上,市场排第一,研发与设计排第二,制造排第三。而在新产品市场,研发与设计排第一,市场排第二,而制造依然排第三。”
高盛的HENRYKING指出,台湾的宏鹮就可以是联想效仿的榜样。宏鹮也曾坚持所有产品全部自己制造的策略,但是却陷入困境。当宏鹮开始大规模放弃制造业务以后,反而情况有了好转———采购成本有所降低,成本负担减轻,可以专注于市场。2002年以后,宏鹮就逐渐走出了困境。
但是发生在宏鹮身上的奇迹,未必会100%复制在联想身上。
“基本上我们认为,所有的战略方向都是正确的,具体就要在看联想的战术执行力如何了。我们在等待结果。”HERNY KING说。
二.在中国这块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如今联想的竞争对手是谁?不是方正、曙光等,而是IBM、HP、索尼、东芝、三星、戴尔、宏鹮、明基等等。这些跨国公司几乎无一例外地战略定位———中国内地市场的胜负将决定其全球公司的未来。他们几乎无一例外地将其全球竞争优势资源赌注到中国内地。有一位业内精英曾经说:跨国公司最优秀的人才在哪里,中国!
“我没有预料到本土国际化竞争成熟得如此之快。”杨元庆恳切地承认。杨氏风格的联想曾经决策以攻为守的道路———IT管理服务,在这一战略指导之下,联想进行了一系列的兼并,然而效果并不理想。可能有两个原因,一是执行问题,也是人们普遍担心的联想制造业“斯巴达克”文化和IT服务某种度数上的“酒神”文化难以兼容;另一个问题是IT服务竞争对手IBM、HP们的强大。而香港风格的投资者们也难以容忍联想孤注一掷式地与IBM在中国决斗。
联想在IT服务方面进攻了两年,没能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而它的“根据地”PC却遭到了猛烈攻击———尤其是戴尔的威胁。在此情况下,“巩固根据地”便成为最自然的选择。
这背后是“中国制造”天花板的无奈。联想式的“中国造”更多的是一种规模组装的优势,芯片、操作系统、主板、液晶显示屏等都不是联想的,联想的组装规模在中国最大,但比戴尔的全球规模就相形见绌;联想能够跟戴尔一较高下的是渠道,戴尔的直销具有成本优势,而联想则拥有渠道的覆盖面的优势。由此不难理解,此次联想重组的核心是——进一步扩大自己在覆盖面上的优势,并试图以戴尔直销之矛攻戴尔直销之盾。
联想此次重组,从大局来看,是由攻转守,从大局的大局部来看,是由守转攻。在战略进攻上趋于保守,在固守根据地上趋于进攻。
悖论在此刻显现。组装式的“中国制造”在中国市场规模已达到其天花板,而要形成全球组装规模显非一日之功。渠道的优势是暂时的,因为对手如果投入足够的人力物力是可以复制的,就像现在三星、宏鹮和明基正在试图复制联想的渠道模式。因此,这种“中国制造”迟早必须从战略上突围升级,而这种战略突围的性质却未必得到联想员工和投资者的认同。
“多面埋伏”令联想集团的战略突围之路异常凶险。在PC核心技术芯片等升级之路上,挑战英特尔显不可行;在IT管理服务之路上,IBM、HP虎视眈眈;在IT信息内容服务,微软和索尼已经深思熟虑;在产品多元化的道路上,三星、东芝、宏鹮和明基先已运筹帷幄。而在GE或三星式的金融服务方向,是联想控股的辖区。
联想集团真的就九一生了吗?联想真的没有突围之路了吗?那也未必,关键是联想能不能扬长避短,将自己的潜在优势充分发挥。就像微软的所有核心竞争力都由一个———个人电脑平台的垄断地位衍生,联想的核心是占有中国个人和家庭电脑保有量的遥遥领先地位。
联想和杨元庆是有幸的,他们和中国所有的本土企业和企业家一样,能和跨国公司的精英同台竞技,竞争本身很公平;他们又是不幸的,以一国之积累和跨国公司的全球资源竞争,竞争环境很不公平。
这是全球顶尖智慧与意志的较量,联想要么战而胜之,获得自立的尊严和喝彩,要么败而臣服,卑躬屈膝或卧薪尝胆。
这是所有中国本土企业人无可逃避的宿命,这是联想引发无限联想的本源。
三. 转型之困
过去的一年对于IT行业来说,是寒冷的一年,是风雨飘摇的一年。联想在这萧瑟的寒风里,也在不停地打着寒颤。从去年5月份开始,联想(0992.HK)股价就一路下跌,9月份一度跌至3港元之下,10月回升之后仍在3港元附近徘徊。前不久,联想公布半年业绩,虽然集团纯利大增2.9倍,企业IT业务营业额劲升42.5%,但并没有得到股市响应,股价反而转弱,并急挫4%,再次跌破3港元心理支撑。联想集团高级副总裁马雪征在香港承认了联想个人电脑的零售低于预期。不久后,联想进行了震动整个中关村的10%大裁员。在联想最近公布的2001-2002年第三季度的财报里,利润的增长比以前已有了大幅度的下降,联想进入了一个低增长时期。
针对低增长,联想是这样解释的:在经历了过去一年互联网的影 响,电脑市场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从而对联想的业绩增长构成一定程度的影响,但是长远来说中国市场前景仍然非常好,只是会经历短期调整。
其实,PC作为联想的主要业务增长点,尽管联想在拼尽全力刺激PC市场的消费,但随着PC市场走向饱和和市场竞争者的增加,成本增加和利润降低的窘况还是不能避免的。这是联想PC未能完成计划的原因,也是联想出现低增长的主要原因。
尽管联想不愿承认这一点,但它其实已经认识到了这一点,转型,就是联想最肯定的解释和答复。很多人至今还对去年誓师大会上杨元庆长达12页的报告记忆犹新——他在阐述新联想的发展战略时,不断地强化这样一个信息:联想要做服务。以服务带动销售,向服务型转变,开拓新的业务增长点。
从杨元庆的这些构想中我们可以看出两点;第一是联想要转型,要向IT服务上转变,第二是联想要寻找新的业务增长点,要搞兼并和投资。
应该说,联想的这些构想都是很美好的,但美好的构想不等于有一个美好的未来,因为想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而联想最近的所作所为也确实无法让人保持乐观。
联想IT服务往哪个方向转?新业务和老业务怎么协调?这成为联想转型的第一个关键问题。
基于IT应用的咨询服务是直接关系联想未来的一条业务线和两年之前联想本身实施ERP的经验和技术背景以及日益增长的管理需求市场,联想决定瞄准高端IT系统应用服务—“帮别人做ERP”,意欲在ERP、CRM、SCM等企业管理系统应用领域与IBM、汉普、普华、埃森哲、安达信、HP等展开竞争,与此同时,联想还希望在金融、电信等行业解决方案领域有所作为。但诚如一位业内人士所言:这些新领域的竞争也是相当激烈的,联想的转型不见得就能够一帆风顺。
其实,联想的转型之心并不是最近才有的,在互联网热潮时,FM365网站应该说就是它对转型的一次尝试,但如今的结果证明了这次尝试是失败的。做企业的人都明白这样一个道理:等你看到利润的时候,其实已经没有利润可做了。在FM365上,联想就犯了这样一个错误。在互联网慢慢地滑向冬天的时候,联想却搭上了这班车,其失败的结果在开始时就已经注定了。FM365失败的另一个因素是联想对这个网站的定位极其模糊,它究竟是一个什么东西,让人如坠云雾。也许没有进行过细致的市场调查和明确的市场定位,只是看网站之风吹得红红火火的,就耐不住了,也要跟风而上,对联想这样一个大企业来说,是不应该犯这样的错误。但联想偏偏就犯了——更为严重的是,联想并没有对此进行深刻的检讨。
杨元庆转型的决心是十分坚定的,这一点应该是值得肯定的。杨元庆为此还制定了一系列的战略规划,专门成立了“大服务领导小组”,杨亲自挂帅,几大业务群组的高级副总裁全都参与其中。按照联想的说法,就是要以“客户中心”为导向重新审视和改造各项业务。联想也正在建立先进的客户信息支持系统,包括Call Center(电话中心)、客户服务网站和客户现场服务工程师三部分。
杨元庆说,服务的理念要成为联想血液里的DNA。公司的网站上点击率最高的两篇文章是《IBM,从刚硬之蓝走向软蓝》和《IBM走过的路,联想正在走》。
IBM能有今天,是通过服务把它的命运全盘扭转的。杨元庆说,我们联想要用3-5年,完成这个转变。
但是结果不是说出来的,是做出来的。如果把联想的转型和IBM当初的情况作一个比较,联想的弱点就显示出来了。IBM的服务业务从80年代中后期就已经开始,在郭士纳上台之前,业务额就已经占到IBM总销售额的27%,扭转成功尚用了9年时间,而联想今天服务的业绩在总业务中连1%都占不到。而且,联想从来都是个以硬件制造和市场营销见长的企业,尤其企业内部做信息化和系统集成的主力在去年4月拆出成立了神州数码后,联想现有的技术服务人员从事的都是一般的电脑维修,根本提供不了IBM那种利润丰厚的高端咨询服务—联想现在的情况更象是昔日的PC王者康柏,而康柏的命运大家已经很清楚—这就是差别!杨元庆承认,就服务本身而言,联想没有高人一筹的地方。但是他还有一句话:“服务,不在比谁高,而在比谁做得深。”联想目前的应急之计,就是接小单。但是,依靠这些小单子,填得饱联想这样一头巨兽的胃口吗?有人对服务业务流程中的利润回报表示怀疑。由于人手不足和缺乏经验,一般2-3个月应该完成的项目,经常拖至半年甚至一年,这样即使有10%的利润,也在漫长的实施过程中消耗殆尽。
再则,1993年,郭士纳接手IBM后,一步步把PC制造卖给了DELL,把网络设备卖给了CISCO,把打印机业务剥离出来,独立成为今天的利盟。这些业务在出售时都还在赢利,卖掉它们只是郭士纳一心想打造一个专注于服务的IBM的选择。
联想有没有这样壮士断腕的勇气和底气呢?在硬件产品制造这块,杨元庆是绝对不可能放弃的。从现实角度看,联想依然需要这些已经有滑坡迹象的成熟业务,用不太丰厚的利润来支撑其它的新兴业务,虽然,将来服务可能会赚钱,但在两三年内仍然是“成本中心”。杨元庆也曾对一家报纸媒体承认:“新业务必须要有老业务的支撑,最好的结果是老业务保持增长,新业务成功破土而出。但做得不好的情况会是,新业务需要的资源,老业务不足以提供,而且新业务会带着老业务滑下去。这是我们不愿意看到的。”
联想西南大区的一位销售经理曾写信给高层说:服务的大方向肯定是对的,但路不知道怎么走。
这就是联想的问题。战略制定了,关键是实施能力却让人心忧。那位经理还说,做新业务,大区还是有一些资源的,但销售的压力太重,利润降低,市场趋于饱和。杨元庆也说,当时以为市场高速增长的势头还会延续一段时间,他可以利用这段时间做企业的转型工作,没想到市场一下子变了。本来想一心做企业转型工作的,现在又要做企业的生存工作,有时想这两项工作要是能分开做多好,可市场不许你分开做。
市场并不会按照你想象的来,它也不会因为你存在困难而同情你、照顾你。市场上一直存在着马太效应,联想是应该明白这个道理的。
联想在转型上的第二个关键问题是,如何对渠道伙伴进行转型,以保证自己现阶段的核心竞争力。
联想的核心竞争力不是产品,它称雄市场靠的是良好的市场推广能力和遍布全国的销售运作体系。联想已经建立起了一套金字塔式三级结构服务体系,联想在全国的分销商、代理商、经销商共3000多家—联想最重要的资源是渠道。在一定程度上,它的转型不仅仅是业务的转型,也意味着核心竞争力的转型—做PC和做服务是完全不一样的。
联想要转型,不仅自己要转,还要帮助上千家的渠道伙伴来转,以维护渠道的竞争能力,这就存在一个如何把自己和众多经销商进行有效“捆绑”的问题。
毫无疑问,如何执行就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
和不少企业一样,联想的很多渠道是“搬箱子”出身,纯粹属于做物流的公司,现在忽然要变成具有相当实力的小型系统集成商,对他们来说这是个措手不及的转变——出货和向增值服务转型两方面的压力就足以让他们头疼好久。
联想的高级副总裁乔松就客观地评价过转型对渠道的影响,他认为这意味着要进入另一个相对陌生的市场,同时意味着风险的产生。在联想众多的渠道伙伴里,并不是每一个伙伴都具备转型的基础,也并不是每一个伙伴都有这样的意愿。
其实,关键还是要看联想能否找出一个利益均沾的商业模式。如果能,渠道都会跟着走。如果联想自己赚不到钱,渠道就会对这个方向产生怀疑,反过来影响联想PC的销售。
但目前的联想,似乎还没有找到这样的一个模式。
四.扩张之困
伴随着联想转型的是投资和并购。
熟悉联想的人都知道,联想一直都有做中国GE的梦想, 而GE正是并购的行家。实际上不仅仅是GE,只要是国际上全面的大企业公司,并购都是不可缺少的手段。有着“野心”的联想,当然也要在并购上大展身手。杨元庆在上台之初,就昭示了联想的这个“野心”。“联想投资”这张牌已经被杨元庆攥了很久了,联想宣称,“联想投资”的投资项目的选择已经细化到每一个环节,大的投资选项将从四个大环节入手:市场潜力、增长速度、资本对手、资本投资力度等。在展望了国内IT业在电信设备、应用软件、半导体集成电路、芯片设计等领域的强大而诱人的市场空间之后,“联想投资”只投与IT有关联业务的项目和企业。而且,联想所要投资的企业在管理风格、企业文化、价值认同等方面要接近联想。可以说联想在投资方面的计划也是非常好的,但如转型一样,真正做起来却令人难以恭维。
联想在这方面有两个大手笔:进军手机和并购汉普。
联想与汉普的并购被称为中国IT与管理并购的第一案。然而,在这一事件中,联想得到了什么?
联想之所以投资汉普,是因为联想认为除了汉普老总张后启做管理咨询有与众不同的策略之外,亚洲物流科技独特的投资策略也是一个主要原因,而另外一股根本的动力驱动源于—联想渴望已久的IT服务转型。
刚刚浮出水面的新汉普公司结构是一个精典之作:亚洲物流科技董事局主席鲁连城不再兼任汉普(国际)董事长,由杨元庆出任汉普(国际)及汉普(中国)董事长;负责联想IT服务的高级副总裁俞兵将担任汉普(国际)及汉普(中国)副董事长;而汉普创始人张后启博士将继续担任汉普(中国)总裁。
需要指出的是,汉普(中国)为汉普(国际)的全资子公司。事实上,汉普(国际)的主要业务都来源于汉普(中国)—汉普(国际)还没有中国之外的实质性业务开展,汉普(国际)也没有总裁一职。换言之,联想虽然控股汉普,但“汉普”品牌仍将独立使用,而作为公司创始人的张后启及管理团队依然主导新汉普的业务运作策略与管理。
因为联想作为第一大股东介入及股权结构的相应变化,新汉普首先获得的是5500港币的现金及原联想合并而来的企业IT咨询业务事业部。这也是被称为“中国管理咨询第一品牌”的汉普自97年创立以来,最大的一次增资扩股及业务整合行动。
联想与汉普,到底谁是征服者?张后启曾经说过:汉普的品牌不会丢,总裁的地位不会丢,管理团队的股权不能丢。这三者都保住了。
很显然,如果说张后启征服联想,则是四两拨千斤;而要说联想征服张后启,则用了千斤之力。
对正处于关键时期的联想来说,这样做究竟是得还是失?究竟是联想为自己拓展了一个新的业务领域,还是联想用自己的钱去壮大别人的腰包?从目前的态势来看,联想还难以摆脱充当了一回冤大头的可能。有关人士推测,联想入主汉普不管结果怎样,最大的赢家都将是老汉普的第一股东—亚洲物流科技。
要想做GE,并不是那么容易的,联想在并购上,又棋错一步。GE在并购时一个最基本的原则就是所有的产业必须统一到GE旗下,其实看一看国外比较成功的多产业经营的国际化公司,大都是遵循这一规则,否则,极有可能是为别人做嫁衣或者是两败俱伤。联想和汉普这两个不同背景、不同文化的巨兽,能否在一个山头上相安无事,1+1能否大于2,还是个未知数。而且,需要指出的是,做IT服务,尤其是基于大型企业应用的管理咨询服务完全不同于做IT硬件或者通用化软件产品。两者不仅营业规模不可同日而语,利润率相差悬殊,而更为重要的是,两者的要求也完全不同。对于一直梦想做GE的联想来说,这些可曾考虑过?是不是有些太急躁了呢?
再看看联想进入手机领域的事情。2002年2月27日,联想向媒体发布了联想手机业务将正式启航的消息,在第二天,联想就与厦华集团签署合资协议,双方共同投资1.5亿元组建一家新的移动通信公司。其中联想出资9000万元,控股60%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